计算机四个发展阶段


计算机四个发展阶段

文章插图
【计算机四个发展阶段】计算机,就是能够处理计算机程序,可以被理解为计算机的“祖先” 。历史上,计算机曾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更新,每次都伴随着不同的应用,为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提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能力不断增强,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现如今,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在现代生活中,计算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那么,电脑有哪些发展历程呢?
第一阶段:简单的电脑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计算机主要是指电磁场信号的处理 。计算机的主要特征就是:控制系统是电路系统存储资源是按一定规律存储数据的;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 CPU、内存、硬盘、显卡等)是软件,是根据程序代码进行编程和控制 。在这个阶段中,计算机所能实现的功能与计算机硬件的设计没有太大差异 。最早能够实现计算机控制功能还有一个前提条件:电子电路有良好表现(如图灵晶体管、费曼晶体管等) 。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日益嚣张,日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他国侵犯,决定将军事领域中涉及到的电子电路设计成武器控制系统 。
第二阶段:微型计算机
二战后,微型计算机蓬勃发展,计算机逐渐向小型化发展 。1970年, IBM推出了“IBM 2000” 。当时 IBM推出的 IBM 2000是一台200 mm×100 mm (标准尺寸)的微型计算机,可提供2000个晶体管 。它比现在计算机的尺寸更小,每平方厘米约合10 MB,可以实现多达100万次运算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展到计算机硬件层面,使其更加容易实现运算,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相融合而迅速发展 。在2000年以后,电子计算机才开始真正进入大众市场,主要用于金融、证券、保险、医疗保健领域 。
第三阶段: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这一阶段,虽然在硬件方面的进步比较快,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功耗大, CPU处理速度慢,如果用来存储数据,就需要很多电池 。其次是软件编程难度大 。因为 CPU涉及到诸多领域,而这些领域大多数不是使用编程就是需要编程写代码,所以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就需要一些专门使用编程语言编写出来使用电脑进行处理 。最后是体积超乎想象 。芯片尺寸越大,电路越复杂,体积也就越大 。这就导致芯片上每个元器件与器件之间,以及整个系统之间都存在很大差异,芯片上不同器件之间的连接也不相同,所以整个系统都需要进行各种模块拼接来完成系统之间相互连接 。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研制集成电路,目前在国内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研制成功并进入产业化阶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