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无证土地纠纷如何处理


农村无证土地纠纷如何处理

文章插图
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 。农村土地所有权确权是国家对土地所有权的确认 。如果无证土地发生了权属争议,当事人双方必须先到当地人民法院起诉,经过法院确认事实,再进行处理,最后才能获得土地权属证书 。没有取得土地权属证书发生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中的无证之诉 。
1、无证之诉 。
对于没有土地纠纷的当事人来说,土地权属争议一般为无证纠纷,而且有土地权属证书作为证据是证明争议事实存在的主要证据,无证纠纷当事人不能在没有得到人民法院确认事实以前提出诉讼 。这种无证之诉与其他民事纠纷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以没有得到法律确认事实为基础而提出诉讼,而是通过诉讼程序来实现诉讼目的 。无证之诉也称无诉案件,其实质是一种无纠纷、无法律依据的诉讼 。由于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或依法采取承包经营方式取得的农业用地,在现实中大量存在这一现象 。因此只要与农村土地有关事项引起纠纷,就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而获得司法解决,而不必向法院起诉 。
2、因土地征收引发的无证土地纠纷 。
征地拆迁中,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的确定,必须依法由法律作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而在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确权中,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是法律赋予农民拥有独立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人权益的基础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必须进行公告,并由县级以上人民**发布公告 。依照***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征收管理工作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通知的规定,征收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应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并公告,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村组(组)范围内进行公告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并由被征地农民小组长、村民小组组长、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参加听证 。听证报告应当包括土地权属来源、争议事实和处理意见等事实问题予以说明 。未进行听证或者未参加听证的不予补偿 。
3、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无证土地,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不主动申请进行处理,而发生无证土地纠纷,没有合法的证据证明其系争物的权利人,应予以支持 。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承包方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未获批准、未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和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分配未完成之前,而拒绝将已承包出去的土地返还给承包方 。在此情况下,承包方有权主张其系争物的权利人;承包方无权主张其系争物的权利人,则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虽然涉案土地被征收时有相关补偿安置方案的制定手续和补偿费发放到位后,承包方并未主动申请进行处理,而承包方亦未对此提出异议,故本案属于两种不同情形 。承包方无证土地所有权争议问题比较复杂和棘手,对此要注意其法律风险,做好预防措施 。
4、承包人和承包者的土地争议未得到妥善解决的 。
在农村地区,如果有纠纷,往往不是一方不想处理,而是另一方在拖延处理 。比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往往由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在协商解决期间各方均不去处理,则往往会导致矛盾激化产生新的纠纷 。这时,对于承包人和承包者来说,只有通过诉讼才能解决争议 。如果诉讼不能解决,则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
5、经有关部门批准用于建房用地产生无证土地纠纷的无证土地可以通过行政调解和平解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