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民俗有哪些


河东民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运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 。水经注记载:“有河东,在广武之东;有安邑,在永济之南 。”“安邑”就是现在河东的东平县,“广武”就是今永济市盐湖区 。古代,河东是中原文明北移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运城就是这一阶段与中原文明紧密联系、并经晋、冀、豫三省进入中原的黄河文明最早兴起的地区之一 。河津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民淳朴热情;河东民俗丰富多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东民俗文化体系 。
1、社火
社火又叫“社戏”,是中国民间最传统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广泛流行于中国的南方地区,俗称“正月十八花会”、“元宵灯会”、“灯台戏”等 。旧时,河东的社火大多是民间自娱自乐的游艺形式 。其节目由秧歌和锣鼓两大主要部分组成,其中秧歌分为四小节——走马灯、龙子书灯、龙捧灯、舞龙舞凤四种,锣鼓分为二小鼓(即二龙戏珠)和三大锤(即三锤敲鼓) 。社火所表演的内容是在传统社庆习俗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有迎神祭祖和游街演出两种形式 。迎神包括迎娘娘、迎老爷(神位祭祖是由庙宇中住持或乡绅推选若干代表)和迎送火主;舞龙舞狮(耍龙灯是指舞狮表演中常见的一个环节);耍凤主要由凤鸟为主组成,如凤舞九天等 。游街表演则有跑旱船、走太平、踩高跷、舞狮等部分组成 。
2、柳编
柳编是河东地区的传统工艺品,最早在诗经中出现 。据考证:早在诗经·大雅·抑中就已经有柳编织的记载:“采撷如兰,其根如柱,其枝如节,以其洁美去之 。以其白露为纸,其月为霜 。若蕙如兰,其华如玉 。这几句诗所描绘的便是柳树枝头柔嫩的身姿和人们在柳树下劳作时的景象——采撷如兰,其根如柱;采之如兰,其茎如针;采之如花,其花如锦;采之如菊,其色如兰……总之是柳树枝头柔嫩细长之状 。
【河东民俗有哪些】3、剪纸
剪纸,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也称剪纸、贴花、剪纸等 。主要流传在运城地区,以河津为中心,分布在运城北部和西南部 。剪纸用剪刀剪出或刻出人物或花鸟虫鱼等形象的图案,色彩丰富多样 。因其题材广泛复杂,主要有:吉庆有余、富贵吉祥等民俗内容;反映劳动人民群众生活的各种题材;花鸟虫鱼等禽鸟禽兽也可剪成各种图案;妇女儿童爱剪的各类人物和风景剪纸,也是河津剪纸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河东剪纸艺术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题材丰富、造型逼真、寓意深刻的艺术特点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 。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广泛地流传于我国及世界各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