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黄金多少钱一克 1983年的黄金价是多少

长期以来,人民币黄金价格持续高于国际上按汇率折算的美元黄金价格 。
这是有原因的 。
早期的原因,在于黄金管制,在于人们对人民币的信用预期低于对美元的信用预期(具体可参考今天伊朗、委内瑞拉的比特币本币价格与美元价格差异) 。
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金银管理办法》,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央行经营管理 。即便在改革开放之后,198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出台,依然明确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 。
在这一政策下,我国机关、部队、团体、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等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人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人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 。凡需用黄金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向人行提出申请使用黄金的计划,由人行进行审批、供应……
2001年4月,人民银行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同时组建上海黄金交易所,为黄金生产、加工和消费企业和单位团体,提供人民币价格撮合平台,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金价,此后成为了人民币黄金现货的定价基准 。
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 。
2003年开始,各大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面向个人的黄金业务(黄金宝、纸黄金、账户黄金、实物黄金、个人黄金递延业务代理等),这意味着我国的黄金市场面对投资者全面放开 。
2003年,《***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国发[2003]5号)发布,我国正式取消了黄金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审批制度,中国国内的黄金市场开始进入全面市场化阶段 。
在各大商业银行开发之下,居民对黄金的投资热情高涨,中国的黄金市场迎来了大发展 。由于中国黄金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而且以做多黄金为主,国际美元金价上涨时,国内人民币价格跟风追涨;但国际金价下跌时,国内金价却不愿意跟随,结果就出现了国内外的黄金价差 。
自金交所成立以来,在绝大部分交易日里(占比90%),黄金递延费(可以理解为多头持有黄金的过夜仓储成本)都处于多付空的情况 。这意味着,国内看多黄金的投资者,除交易所显示的人民币金价之外,还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给看空者 。
2008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又推出了人民币计价的黄金期货——类比国际黄金市场,金交所的金价类似于伦敦金银协会(LBMA)所主导的美元伦敦金价格,而上期所的黄金期货价格,类似于纽约商业交易所(Comex)的美元期货价格 。
2010年,人民银行等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10]211号),中国黄金市场进入市场化新阶段,初步形成了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业务、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业务共同发展的格局 。
注意,这里所说的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并不单单是指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纸黄金、实物黄金及金交所黄金交易代理业务,更主要的是指黄金的抵押、借贷、租赁、资产管理等业务 。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以一己之力,形成了央行所主导的金交所现货 上期所期货 商业银行黄金业务的人民币黄金定价体系,对比于国际上英国 美国一起形成的伦敦金现货 纽交所期货 商业银行黄金业务的美元黄金定价体系 。
不过,以过去多年人民币汇率计价,金交所的黄金现货交易量远远低于伦敦金的交易量,其黄金库存量,与LBMA的更是有着两个数量级的差别(LBMA有近万吨黄金库存,金交所则不足千吨);同样,上期所的黄金期货交易量和黄金,也远远低于纽交所的交易量和库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