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这句话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孟郊 。孟郊是唐朝人 , 出身于名门望族 , 其祖上是唐朝初年宰相孟宗和宰相刘知几 。孟宗的父亲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刘知几 。
1、科举
科举制度的出现就是为了选拔人才 。“士”指的并不是所有人 , 而是指那些能进入朝廷担任要职的人 。科举制度使那些靠着本事或者学识从乡试、会试中脱颖而出的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 。而读书人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得到官职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仕途 。
2、状元
唐代科举考试有两种形式 , 一种是乡试 , 一种是会试 。乡试是在每年二月举行的 , 考试内容有诗经、楚辞、文选、礼记等 。会试主要考作文 , 考完后选出甲、乙、丙三名 。在举行会试之前都要举行考试 。到了会试期间 , 科举考试又分为会试和殿试两种形式 。
3、探花
清朝的进士考试叫做探花 , 指的是第一名或最后一名 。第一名称为状元 , 第二名称为榜眼或探花 。状元指由皇帝亲自为其写榜 。探花指副榜 。这两个头衔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才被废除 。
4、探花之路
【中国古代状元第一是谁?第二叫什么呢?】唐代 , 科举考试的第二名就是状元 。这个状元的位置还是很不稳固的 , 唐玄宗亲自出了个解元 , 叫马昭武 。他出使塞外 , 被唐穆宗发现 , 从此之后就开始了一段特殊的“探花之路” 。首先马昭武被选为第二名 , 这个第一名是被唐穆宗选中了 , 成为了第一 。后来到了唐玄宗时期 , 马昭武又进了两次进士考试中去当状元和榜眼一类的职位 , 后来他也被称为“探花之臣”或“第二之相” 。因为古代科举是在每年三四月参加考试 , 所以从四月开始就是考试最紧张的时候 。
- 喝茶对肝有好处吗 肝脏不好可以喝茶吗
- 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有什么寓意,过端午节吃粽子寓意什么
- 古代姓王的名人,古代姓王的名人故事
- 世界城市gdp100强 2020年中国城市gdp 100强
- 中国移动edge什么意思
- 中国最火的歌曲
- 从字怎么看出人的性格
- 石榴在古代被称为什么,石榴古时候称作什么
- 中国移动家庭低消群组是什么意思,移动的家庭低消是怎么定义的
- 1000克黄金值多少钱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