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时候,你在干嘛?
新的调查和研究显示,新一代青少年性行为低龄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趋势 。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如此,包括中国 。
相关研究和调查,一起来看一下 。
一、性行为低龄化,中国赶上世界“潮流”2019年,发表在《JAMA》儿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3.6%到7.6%的男生在13岁之前就发生过性行为 。
在旧金山,5%的男孩13岁之前发生过性行为,而在孟菲斯,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5% 。不过另一项统计表明,若是孩子的母亲拥有大学以上的学位,其13岁之前就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就下降了很多 。

文章插图
国内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性行为同样存在低龄化趋势 。
上海社科院发布的《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显示,初中生有过接吻体验的比例是8.7%,高中生的比例为24.9%,大学生的比例为40.6% 。而有过性行为体验的高中生是8.3%,大学生则为13.7% 。
调查还显示,青少年对于婚前X行为的接受度正在提升,认可“即使没有爱情也可以发生关系”的男女比例达到了20.5%和7.2%,在20年前,这一比例仅有4.8%和0.9% 。
同时,青少年对早孕的态度也变得更为宽容,接受早孕事实比例并且表明“关心帮助”态度的男女比例达到了44.4%和54.9% 。

文章插图
数据整体表明,青少年的性认知度以及开放程度正在趋于低龄化 。
二、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坦然面对这些数据是否意味着青少年的道德出现问题?上海社科院裘晓兰博士认为,并非如此 。
国内传统的文化观念,对待性始终偏于保守并持打压的态度,更不要说将正确的性教育引入到青少年的教学中 。
相比之下,国外的性教育从娃娃抓起,号召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接受科学、适龄、负责任的性教育 。而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开始就会给孩子提供适龄的性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关课时还从5小时增加到了10小时 。

文章插图
而在国内,这一点是完全做不到的 。
数据显示,23%的青少年在遇到性困惑时,会通过网络来寻找答案 。但这么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尤其涉及到性方面的话题和信息,很多是极其错误甚至是有害的,非常容易将误导孩子 。
过去没有网络,接触不到有害信息,对青少年内心的影响还不是太大 。如今,中国父母若是在性教育上依旧采取“放任自流”或者“遮遮掩掩”态度,非常容易将孩子推向错误的性信息 。
所以,面对校园性教育缺失的现状,父母们应该主动去占领这个“阵地”,主动发起对孩子的性教育 。
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比如和父母分床睡,上厕所时告知男女的差异,建立起孩子的性别意识 。

文章插图
随着孩子的成长,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更应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及心理需求 。
青春期会面临一系列的性特征发育,孩子是困惑的,家长如何做到正确应对,如何去引导孩子正确地与异性相处,都是非常严肃的问题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性观念和性知识,才能降低孩子在两性交往上出问题的概率 。
三、四种疾病通过性传播,思想开放的人要警惕所有性病的发生,都跟不洁接触直接相关,而不洁接触,又源自于性健康观念的不足 。
- 退出娱乐圈后的明星,现在状况如何?
- 怎样能减掉腰腹部和背后的赘肉
- 各位知道hello kitty背后的故事吗?
-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的diyi天,你们diyi件事会做什么?为什么?
- 三孩生育政策来了,到底如何选择
- 做完吸脂瘦脸手术后的恢复期一般是多久?
- 金屋藏娇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 高考准考证考后的6大功能,你get了吗?
- 如何提升卫浴高级感?盘点那些卫浴好物,拒绝落后的家装
- 一个85后的新时代独立女性的家,装修惬意又舒服,人生也不过如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