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学生的学习不是劳动” , 那么学生的“劳动”在哪里呢?
其实 , 学生的劳动就在生活中——家务劳动、学校义务、社会实践 , 分别对应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空间 。其中的家务劳动 , 既包括学生生活上的自理 , 也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必须做的事:洗衣、做饭、洗碗、打扫房间、购买日用品、照顾老人或病人等 。这里特别强调劳动的“日常性” 。
真正的劳动 , 就是每天坚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家务事:自己叠被子、整理房间 , 自己做早点 , 晚饭后洗碗;主动购买家里需要的东西;清理卫生间、盥洗间 , 自己洗衣服;周末打扫家里的卫生……这一切融于日常生活的劳动 , 远比参加“夏令营”游戏式的“劳动”要有意义得多 。
如何让学生养成做家务事的习惯呢?我当班主任的时候 , 每接一届新生首先就告诉学生:“从今天起 , 每天早晨自己收拾房间 , 每天晚饭后洗碗 。先把这两件事做好 。”在此基础上 , 我还要以各种方式引导家长支持孩子做家务 , 甚至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开家长会 , 专门做关于家务劳动的调查 , 当众表扬做家务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从而让家长支持孩子做家务的风气成为主流 , 让学生养成做家务劳动的习惯 。
其实 , 学生做家务最大的意义就是自立能力的自我培养 。陶行知有一首儿歌唱道:“滴自己的汗 , 吃自己的饭 , 自己的事自己干 , 靠人 , 靠天 , 靠祖上 , 不算是英雄好汉 。”要想将来自立 , 就从叠自己被子、打扫自己房间、洗自己衣物做起 。这就是古人所说“一屋不扫 , 何以扫天下”!
从小做家务劳动 , 也是对父母最直接的孝敬 。孝敬父母既不是在父亲节、母亲节或父母生日时送上一份礼物 , 也不是长大后为父母买别墅 , 而是现在、此刻就报答他们的爱 。每天分担父母的家务劳动 , 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 。
另外 , 还有一个做法比较有效 。我曾经给学生家长布置过一道作文题《我为我的孩子而感到……》 , 省略号里的词语由家长根据孩子家务劳动的真实情况填写“幸福、骄傲、欣慰、叹息、遗憾、伤心”等词 。家长的作文则在有学生一起参加的家长会上选读 。凡是因孩子而“幸福、骄傲、欣慰”的作文 , 都邀请作者的孩子来读 , 让孩子亲口读出父母对自己的赞赏 , 这对做家务劳动的学生是最高的奖励;因孩子“叹息、遗憾、伤心”的作文则由我来读 , 并且隐去作者和学生的姓名 , 但即使如此 , 学生内心感受到的批评也是格外的严厉 。
记得那一次 , 学生李翱读她妈妈写的文章《我为我的孩子而感到幸福》 , 其中有这样一段:
记得李翱读小学三年级的那年春天 , 我生病了 , 病情较重 , 呕吐、头昏 , 不能起床 。中午我躺在床上正担心她吃什么呢 , 没想到她放学回家放下书包 , 拿起扫帚把床前我吐的脏物打扫干净 , 又打水给我洗脸、拿药……跑前跑后 , 手忙脚乱地做着……当她把一碗泡好的方便面放在我的床头柜时 , 我看到她脸上的倦意 。她坐在我身边问道:“妈妈 , 以往我生病 , 你照顾我时累不累?”我没有直接回答 , 反问她说:“你今天觉得如何呢?”她说累但是心里很愉快 。从这件小事中 , 我感到欣慰和幸福 , 因女儿懂得关心父母 , 她从照顾我们的劳动中理解了平时爸爸妈妈对她的爱!
- 10X10.5米顶层超大露台设计,是不是你心仪的自建房
- 不工作在家也要干家务 我做一年的家务
- 做家务时有什么小妙招 这些整理小妙招让你爱上做家务
- 怎样让孩子从小做家务 让儿童做家务
- 7-12岁儿童必做的家务 适合宝宝做的家务
- 我一米八二,体重一百六,是不是有点胖?
- 天天做家务对身体的危害 做家务可以降低死亡风险吗
- 家务活怎么干才有效率 做家务不能蛮干
- 为什么要鼓励孩子多做家务 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做家务呢
- 有哪些适合懒人的家务小妙招 如何做家务又简单又好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