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办公家具
文 |杨俊
编辑 |Lina
封面来源|企业供图
长三角从来不缺商业传奇 。
【他用「数字化」,给世界500强做家具 | 数字化的秘密】20世纪90年代 , 一名三十出头的木匠工人 , 带着2700元钱来到杭州运河边 , 创办了一间小小的家具作坊 。
三十年后 , 这间小作坊摇身一变 , 成为了年营收高达36亿的家具集团 , 产品卖向116个国家和地区 , 为谷歌、华为、西门子、可口可乐、阿里巴巴等近200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办公家具 。
这家企业叫“圣奥” 。
在长三角地区恒河沙数的民营企业中 , 像圣奥集团这样的“隐形巨头”数不胜数 。 它们先是抓住了市场经济的转型机遇 , 又经受了品牌化、数字化的浪潮洗礼 , 最终在各个细分赛道中脱颖而出 , 走出国门 , 将产品卖向世界 。
一家木匠“小作坊”的成长史 圣奥集团的创始人倪良正是浙江浦江人 , 生于1958年 , 从22岁开始学木匠 , 随后靠着木匠手艺在上海的家具厂里“打工” 。
20世纪90年代 , 中国的家具行业加快了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进程 , 各式各样的家具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 。
趁着这股东风 , 1991年 , 倪良正带着2700元钱来到杭州 , 和几个师兄弟租了一间农民房 , 在运河边办起家具作坊 。
“当时没想太多 , 就是想赚点钱养家糊口 。 ”在日后的采访中 , 倪良正曾经这样回忆道 。
“细致、认真、交货及时” , 这是当时的客户们对倪良正这间家具小作坊的印象 。 细致的做工与周到的服务 , 让这间小作坊快速脱颖而出 , 在杭州家具圈的口碑日盛 , 越来越多的顾客通过朋友介绍慕名前来 。
不过 , 小作坊的形式也为业务发展带来了限制 。
比起私人家具的一户一订 , 批量采购的办公家具无疑是更大的收入来源 。 彼时 , 杭州乡镇街道办的家具厂发展很快 , 这些家具厂能够承接更大规模的办公家具订单 , 有厂房 , 有门面 , 有销售渠道 。 早年间 , 倪良正的小作坊经常给他们做代加工 。
手艺都是一样 , 但没有厂子 , 就不能直接拿订单 。
牡丹家私时期的厂房
90年代正是敢想敢拼的时代 , 倪良正一咬牙 , 靠着积蓄与东拼西凑的借款 , 在1993年正式注册成立了杭州牡丹家私厂——日后圣奥集团的前身 。
事后证明 , 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
1995年 , 牡丹家私厂的销售额达到近500万元 , 不仅承接了大量的办公家具订单 , 部分产品更是开始在杭州大厦等商场中崭露头角 。
不过 , 在接下来几年间 , 办公家具市场入局玩家不断增多 ,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
在第一次参加公开竞标失败后 , 倪良正敏锐地察觉到 ,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新时代 , 光靠产品质量好 , 已经不够了 。
1998年 , 在聘请了专业的品牌策划团队 , 对企业进行了整体的包装策划、商标设计后 , 牡丹家私厂正式改名为“圣奥”品牌 , 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
21世纪的新挑战:数字化 圣奥集团在90年代的成功 , 一是抓住了市场经济的转型机遇 , 二是抓住了品牌化的发展窗口 。
然而 , 随着21世纪的到来 , 新问题又出现了 。
家具制造行业是中国轻工业的典型代表 , 人力密集 , 订单流程长 , 原材料与产品信息繁杂 。
- VR射击游戏「MOTHERGUNSHIP: FORGE」已登陆Steam和Meta Quest 2
- 日本近代「下克上」经常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 「案例分享」日系极简私宅 拥有随时躺平的快乐
- 「有料研究室」6款网红代餐测评,好吃又减脂的健康餐怎么选?
- 「亮眼设计」安吉五峰山运动村松月半岛酒店效果图
- A.O.史密斯「瀞」油烟机:十分安静,十分干净
- 生活小研究:「智能呼啦圈」有没有用
- 去年618买的卫浴小家电,当时老公说我乱花钱,现在数他用得欢
- 早餐食谱 | 减肥也能放心吃,低脂低卡「香蕉酸奶卷饼」
- PaaS|616数造零售直播大会举行 连锁品牌数字化报告发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