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 。
前一段时间,网上关于中国小学生劳动的时间引起广泛热议 。

文章插图
国内外相关调查显示:
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 。
“孩子在家基本没什么劳动,每天吃饭要家长盛,书包也要妈妈收拾 。他自己能穿衣服、洗漱我就知足了 。”
“孩子能自己洗澡洗内衣,我规定她每周洗一次碗,此外就没有别的家务劳动了 。”
当问到为什么孩子不劳动时,这些家长们这样谈到,不是“不爱劳动”,而是“没时间”“不会劳动” 。
出于疼爱,很多父母不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 。有的妈妈还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读书就好了 。

文章插图
一条朋友圈引得众人羡慕:小女孩为下班回家的妈妈准备好饭菜 。

文章插图
但也有人说:“我是80后,小时候经常帮爸妈做家务,为什么这样最普通的小事,在今天会变成新闻?”
这让我想起那个“东方神童”魏永康被学校勒令劝退的事情 。
17岁的魏永康,在别人还没有完成高中学习时,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中科院 。
如此成绩优异的高材生,该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谁能想到,还没有取得研究生学历,就被学校勒令劝退 。
劝退的理由,却是因为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
下雪天穿着单衣、拖鞋在校园里穿梭;从来不知道打扫卫生,臭袜子、脏衣服在寝室随处可见;很多时候,甚至连正常的和同学的交流也无法做到 。
和很多爸妈想法一样,魏永康的母亲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将来才有出息,这些事会不会无所谓 。
当儿子被退学,母亲怒气冲冲来到学校呵责儿子:“这么好的机会,你不争气,你不如去死好了!”

文章插图
哈佛大学学者也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结论:
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 。
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
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则能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家庭的责任感 。如果不给孩子做家务,就剥夺了他们对于社会与工作的认知以及在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感的权利 。
家务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专注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孩子成年后健全人格的形成 。
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孩子做家务的机会,让孩子能够在家务劳动中体验自身的价值感、对家庭的付出感至关重要 。
针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很多种家务劳动值得他们去尝试:
6-8岁
当孩子6-8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应当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
把需要洗的衣服和要穿的衣服分类整理好整理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穿戴独自准备好上学学习垃圾分类并扔垃圾每周和妈妈一起打扫房屋卫生饭后收拾碗筷和餐桌
- 做家务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用 学会做家务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 怎么样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 如何鼓励孩子做家务
- 夫妻一起做家务有利于增进感情 夫妻之间如何处理家务
- 做家务的孩子vs 不做家务的孩子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区别视频
- 小学生暑假家务打卡表 暑假家务劳动打卡表
- 该不该让孩子学做家务 暑假教孩子做作业
- 引导孩子主动分担家务 如何引导和培养孩子学会做家务
- 爱干家务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区别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的成才率
- 女人被婆婆逼干家务 家务活的真实感受
- 让孩子做家务的秘诀 哈佛研究发现孩子不做家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