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由黄州被贬到汝州担任团练副使时,在途中经过江西九江,游览庐山时所作 。当时身处瑰丽壮美的庐山之中,山水环绕,绿树成荫,作者不由得兴致盎然,遂写下这篇佳作 。
诗人通过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壮美面貌,借景说理,指出观察事物、看待问题应该客观全面,不可局限于一隅,如若仅仅主观片面的看待问题,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通过实实在在的描写诗人游览庐山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位置所看到丘壑纵横、峰峦叠嶂的庐山的不同景象,生动形象的刻画出庐山千姿百态,壮美秀丽的风光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为何看不出庐山的真面目呢?只是因为身处庐山之中,被庐山的峰峦所障目,看不到庐山的全部面貌 。这两句诗内涵丰富,告诫我们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
【译文】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
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
古今诗人都有对庐山壮美奇景的赞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初游庐山 董必武
庐山面目真难识,叠嶂重峦竟胜奇 。
乍雨乍晴云出没,时高时下路平陂 。
盘桓最好宜花径,伫立俄延读御碑 。
【题西林壁的诗意和翻译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翻译】如许周颠遗迹在,访仙何处至今疑 。
- 欧冠决赛曼城0:1切尔西,曼城的首发阵容有问题吗?
- 李商隐无题全诗赏析 无题李商隐翻译及赏析
- 金榜题名诗句古诗大全 形容金榜题名的诗句
- 关于爱国的作文起什么题目比较新颖?
- mygirl主演
-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数学题有一条线段AB,D在A的左边,C在B的右边,已知线段AB=?
- 《我爱我家》里的所有主题曲和插曲都叫什么名字?
- 你怎么看待“亲情”?
- 写小学作文怎样列题纲?
-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空袭叙利亚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这事大家怎么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