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蛛应巧
蜘蛛在民间也是吉祥物,称之为喜喜蛛 。喜喜蛛应巧也是七夕的游戏之一 。这个游戏可能起源于南北朝 。女孩将自己做的针线活放进小竹匾里,有的放应时瓜果 。然后捉一个蜘蛛放进去,上面用一块布蒙起来 。一夜过来,掀开上面蒙的布,如果看到有蜘蛛网,则预示着会有一段美好的姻缘等着自己 。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 。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 。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 。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
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 。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 。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
贺牛生日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 。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就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 。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
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 。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 。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 。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 。司马懿只有乖乖的遵命回朝 。还有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 。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都会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 。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 。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而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 。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 。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
妇女洗发,接露水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 。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 。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 。”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 。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 。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 。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 。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 。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
- 苏州女子银行卡突然多了31万,银行:这钱是你的没错,这是怎么回事?
- 农村丧事有唱戏的环节,这种风俗源自哪里?寓意是什么?
- 全国疫情突起,都说上海夫妇是传染源头导致被网曝,他们冤枉吗?
-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无耻的国家吗?
- 淘宝等级高了有什么用?等级是怎么提升的?
- 淘宝直通车转化率很少的原因是什么?没转化率还要不要继续开?
- 新手开店建议淘宝还是拼多多?拼多多和淘宝哪个开店容易?
- 支付宝租苹果手机是正品吗?租苹果手机靠谱吗?
- 硕士下面是什么学历 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是什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学什么的 专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