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宣德皇帝是蟋蟀皇帝,特别喜欢斗蟋蟀,那他在其他方面表现怎么样?


明朝宣德皇帝是蟋蟀皇帝,特别喜欢斗蟋蟀,那他在其他方面表现怎么样?

文章插图

朱瞻基(1398-1435),也即明宣宗,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之子,仁宗在位不到一年便驾崩,明宣宗即位后,励精图治,执政清明,创造了“仁宣之治”这样的治世时期,清初有学者评价道:“纪纲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明朝宣德一代仅有九年零七个月,然而在其执政的近十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百姓安宁,在明朝历史中是难得一见的太平盛世 。宣德皇帝不仅在军政方面才干卓越,还有“留神词翰”、“精于绘事”、“好促织之戏”的雅号 。
关于宣德皇帝的前两个爱好,从后世流传的笔墨中可以得到证实,而对于其养蟋蟀的爱好,后世史学家却颇多争论,因为宣德皇帝好蟋蟀的记载,大多出自晚明的野史笔记,并无实物证据 。
明朝宣德皇帝是蟋蟀皇帝,特别喜欢斗蟋蟀,那他在其他方面表现怎么样?

文章插图



【明朝宣德皇帝是蟋蟀皇帝,特别喜欢斗蟋蟀,那他在其他方面表现怎么样?】养蟋蟀和斗蟋蟀是古代皇宫贵族和文人雅士的一大爱好,蟋蟀又称“促织”,明清时期也称为“蛐蛐”,形象地拟声出蟋蟀鸣叫时的声音 。养蟋蟀这一游戏,在唐代就已盛行,唐代天宝年间,就有宫女把装进金丝笼的蟋蟀放在枕头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欣赏它那如诉如泣的鸣奏,之后,斗虫的风气渐渐盛行 。到了宋代时,上到豪门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热衷于这项爱好了,《宋史》中就有记载:当梦姑重兵围困襄阳,南宋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夜,丞相贾似道还在“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斗虫之风发展到明代时仍然十分盛行,宣德皇帝甚至被冠上了“蟋蟀皇帝”的污名 。
明朝李贤在《天顺日录》中记载道:“宣庙崩,太后即命,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吉之物,悉皆罢去 。”明朝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也写道:“今宣德蟋蟀罐甚珍重,其价不减宣和盆也 。”从这些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宣德皇帝确实喜爱斗蟋蟀,但这一喜好并没有影响他政治统治上的清明 。
明朝宣德皇帝是蟋蟀皇帝,特别喜欢斗蟋蟀,那他在其他方面表现怎么样?

文章插图



明宣宗在即位后,便听从了阁臣、大学士杨容的建议,率兵亲征,平定了藩王朱高煦的叛乱,维护了王朝的稳定 。政治上,他重整统治机构,罢免和处置了贪官污吏,重用贤臣,使得朝廷上文友“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武有张辅,地方上有于谦、周忱等能臣,使得朝政清明,保障了社会安定 。在治国之道上,明宣宗经常微服私访,了解民间情况实施许多安民、亲民的仁政 。尽管在国防问题上有失远见,导致后来瓦剌的崛起和入侵,明宣宗仍不失为一代明君 。
明朝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道:“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也有“不为无聊之事,难遣有生之涯”的说法,古代有爱好的皇帝不在少数,后堂庄宗李存勖就有因爱好戏剧,就有“戏剧皇帝”的称号,南唐后主李煜也有“词学皇帝”的称号,只要不至于玩物丧志,以至王亡国败家,有点爱好也无伤大雅 。
宣德皇帝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老朱家有这个隔辈传的传统,想当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就是喜欢长子朱标后来又喜欢孙子朱允炆,不过朱标死的早,朱元璋直接就把皇位隔辈传给了朱允炆,也因此才会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变”
明朝宣德皇帝是蟋蟀皇帝,特别喜欢斗蟋蟀,那他在其他方面表现怎么样?

文章插图
那么宣德皇帝是在朱棣尚未发动靖难之变之前在燕王封地出生,也因为他出生时,燕王朱棣所做之梦有吉兆,所以格外喜欢这个孙子,在朱棣传位的时候也是传给了宣德皇帝的父亲,目的就是为自己的这位皇孙铺路,不过这也是个短命鬼,没当几天皇帝就驾鹤西游了 。皇孙正式继位,号宣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