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临死前,为了保全了自己的后代子孙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 三 )


文章插图

据考证,吴家人逃亡到云贵交界处后,又辗转逃到贵州东部的岑巩县隐藏了起来,为防吴三桂遗体被康熙找到分尸侮辱,大将马宝带着吴三桂遗体,秘密运到黔东南,最后找了这个风水宝地将其安葬 。马家寨位于今天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市岑巩县境内,此地是武陵山、苗岭山余脉交错的深山林地,境内山峦重叠,河溪交错,在清朝很偏僻,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任凭清军想破脑袋也很难找到 。从此吴三桂后代就在此繁衍生息 。
吴三桂的儿子吴应麒逃亡后入寺庙当了和尚,改名为“吴启华”,陈圆圆,马宝也都出了家,皆寿终正寝 。
吴氏家族的村子为什么叫“马家寨”呢?清政府要对吴氏家族赶尽杀绝,一方面为了安全,另一方面为了纪念大将军马宝的护送之恩,吴家族人就将这个村子称为“马家寨” 。

吴三桂临死前,为了保全了自己的后代子孙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

文章插图

现如今这个地方吴三桂的后人枝繁叶茂,约有230余户1000多人自称都是吴三桂后裔 。
结语:吴三桂虽然历经百战勇冠三军,称了帝,但却留下骂名,最终也未给后代子孙带来荣华富贵,还落得家门差点被灭绝、后代逃亡隐姓埋名300多年的结局 。
康熙十七年八月十八,曾手刃南明永历帝,继而起兵反清的吴三桂,在当了仅仅五个月的皇帝后,带着万分的不甘心,于都城衡州(今衡阳)的皇宫里去世,享年67岁 。
吴三桂临死前,为了保全了自己的后代子孙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

文章插图
吴三桂一死,其麾下的势力犹如土崩瓦解一般,迅速被康熙皇帝击溃,到了康熙二十年,吴三桂的大本营昆明城被清军攻破,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随之彻底结束 。
这个结果,吴三桂显然并没有想到,那么,他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的呢?而在昆明陷落后,他的后代子孙又是什么结局呢?
吴三桂临死前,为了保全了自己的后代子孙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

文章插图
把皇位传给孙子,是吴三桂临终前的最后安排继承吴三桂皇位的,是其嫡孙吴世璠 。
之所以吴三桂会把皇位传给吴世璠,也是无奈之举,吴三桂儿子确实有不少,据史料记载,他除了有长子吴应熊和次子吴应麟这两个儿子之外,还有“幼子数人” 。
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虽说娶了建宁公主,不过其早在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就被康熙皇帝下令绞死,当时一同被处死的,还有吴应熊的小儿子吴世霖 。
而吴三桂的次子吴应麟,则在幼年时,被过继给了吴三桂的兄长,因此,从礼法上来讲,吴应麟是没有继承“大统”资格的 。
至于吴三桂的其他幼子,一来是年幼,二来均不是嫡出,因此,皇位也就不会传给他们 。
因此,在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三月初一,吴三桂自立为吴周政权的皇帝时,就把长子吴应熊的嫡子吴世璠立为了皇太孙,而到了其临终之际,皇位自然也就由吴世璠继承 。
只不过,吴世璠的这个皇位,与他爷爷一样,并没有坐多长时间 。
吴三桂称帝之时,吴世璠还是一个弱冠少年,并且长期居住在大本营昆明,因此,对于前线的战事,以及吴周政权中的势力分布,完全是一无所知 。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深感自己时日无多时,便派人前往昆明接吴世璠来衡州,但吴世璠人还没有走到衡州,就传来了吴三桂病逝的消息 。
原本,按照礼制,吴世璠是应该先到衡州的皇宫奔丧,并在那里登基继位的,但就在吴三桂去世之后,吴周政权的高层,针对接下来的战略方向,发生了激烈的矛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