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临死前,为了保全了自己的后代子孙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 六 )


后来经过“秘传人”的解释,以及专家的考证,才揭开了这个谜底 。
“聂氏”,非指姓聂,“聂”字的结构,是由“双”与“耳”(即“阝”)构成,按照这个理解,应当解为“邢”与“陈”,暗指陈圆圆 。
为什么呢?史料记载,陈圆圆在6岁前,跟随父母生活,其父本姓邢,而在她6岁后,因为父母双亡,便由其姨夫陈某养大,因此,自此之后,她便改姓陈 。
另外,“聂”是繁体“聶”的简化字,但这个简化字是在近现代时才出现的,当时包括《康熙字典》里也无此字,因此,就能断定,这是一个有人特意造的字 。
之所以造这个字,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就是“双”字的繁体为“雙”,其上半部为两个“隹”,代表“好”,引申出来的意思为“花好月圆”,即“圆圆”,上下文字合起来,就是陈圆圆 。
最后两个字“位席”,是因为陈圆圆在生前,被吴三桂封为皇妃,用此“位席”两字,以明其身份与平民不同,相当于对她的尊称 。

吴三桂临死前,为了保全了自己的后代子孙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

文章插图
而在发现陈圆圆的墓不久之后,吴三桂的真正埋葬之地也被专家发现 。
当时,最先发现的是吴三桂的“张皇后”墓,但等到专家一番考察之后,却发现这个“张皇后墓”,里面埋得却是吴三桂 。
之所以会得出这个结论,首先是这个墓地距离陈圆圆的墓不远,基本上是紧挨着的,其次,墓碑上所刻的文字,最终被专家破解了出来 。
这座墓的墓碑上,刻有“受皇恩颐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号硕甫墓”的字样,其中,“硕甫”为吴三桂生前曾用过的号,只不过这个号极少使用,只有一些身边极为亲近的人才知道,专家们也是翻阅了大量的史料才得知的 。
因此,吴公“硕甫”指的就是吴三桂,那么前面的“受皇恩颐养一次八十五岁”该作何解释呢?
根据吴家秘传人所说,这个八十五岁,并不是指吴三桂活到了八十五岁,而是暗指吴三桂死在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期间 。
而“受皇恩颐养一次”,则是暗指吴三桂是受皇天之恩而被眷顾与颐养,所谓的“一次”,其意思为首次,也就是说吴三桂是开创吴周政权的人,即吴周太祖高皇帝 。
这就是专家确定吴三桂墓和陈圆圆墓的原因之一,而当年吴三桂的后人,为了隐姓埋名逃避追杀,同时也为了不忘本,也是煞费苦心,这碑文就是最好的证据 。
吴三桂临死前,为了保全了自己的后代子孙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

文章插图
如今,在贵州省岑巩县马家寨,有230余户1000多人自称都是吴三桂后裔,这里也因为发现了吴三桂和陈圆圆的墓地,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 。
尽管贵州马家寨的吴永鹏、吴永松一再自称他们是吴三桂的第十一世孙,一再说马家寨全是吴姓的村民是吴三桂的后裔 。他们的声称,也引来了清史专家的关注,专家通过佐证,认同的他们的观点 。可福垊还是存疑,更不要说这是吴三桂的安排了 。不过,从逻辑上推理,本该是吴家寨(全村民众都姓吴)的马家寨,印证村民是吴三桂的后人还是无懈可击的 。
吴三桂临死前,为了保全了自己的后代子孙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

文章插图
贵州马家寨吴永鹏强调自己是吴三桂的后裔
大周昭武元年(1678年)八月十八日,“周天子”吴三桂驾崩 。不久,皇太孙吴世璠在贵州省贵阳府称帝,尊其祖父吴三桂为太祖高皇帝,追尊其父吴应熊为太宗恭皇帝 。
轮起来,吴世璠是没资格继位,他只是吴应熊的庶长子 。吴应熊的嫡子排行第二,是建宁公主所生的吴世琳 。早在4年前,也就是明朝灭亡后30年,即1674年因为康熙削藩,逼得吴三桂“反清复明”而被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