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蔬菜2元一斤,为什么到城里6元一斤,中间差价谁赚去了?

【农民种蔬菜2元一斤,为什么到城里6元一斤,中间差价谁赚去了?】从农村蔬菜运到城里要经过多人经手才能到用户手自然价格就提高了 。
农民种蔬菜2元一斤,为什么到城里6元一斤,中间差价谁賺去了?这个当然是中间商赚去了,蔬菜从地头到城市居民手里要经过几道中间商,每个中间商要刨去损耗、运输、人工、场地成本,再加一点微薄利润,价格自然就高了 。
就拿我们这边现在比较畅销的红菜苔来说,地头批发价普遍在2元左右,收购商(中间商)过来收菜要雇一个小货车,顺便带一个装货工人,中间商首先要拿一笔钱出来收货,再给司机运费,给装货工人装车卸车费用,再到批发市场给场地费,到这个环节起码要涨一半的价格,要不这个一手中间商就要亏钱 。
而批发商的菜价不是直供给消费者的,还要批给零售商(各地市场小商贩),小商贩们每天凌晨2~3点去市场拿菜,回市场出售,这中间要算运费、人工成本还有市场的摊位费、管理费等等,一斤红菜苔不赚2元一斤的话,请问他们吃什么?
我上面举的例子还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好多时候还没有这么理想,蔬菜(价格旺时)有时还要多转一二手,而且转手越多价格越高,这个在整个行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
一盘散沙造成的事怪谁?吃不了只能卖这么点只有卖给商家 。
中间卖的人赚去了 。农民自己挑到城里卖也要6元或更高,卖要工,还要在城里买顿吃,还要付车费 。农民自己有小货车开到城里卖,可能会便宜很多 。
中间商赚去了!
寄生在农产品上的环节太多,每个环节都需要从农产品上攫取利润,农民卖0.5元的菜花,在各个环节加上成本后就得到2.7元,如果再加上利润,可以想象价格得到多少了 。
早前和一位蔬菜批发商讨论过,就拿菜花为例,菜花地头价0.5元,加上装箱的人工费,冰袋,运输费用,过程中的损耗等等,等到了蔬菜零售商的手里价格就到了2.7元左右,零售商再加利润销售出去,价格会更高的 。
一位蔬菜零售商告诉我,蔬菜和其他产品不一样,在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的损耗太多,蔬菜的销售价格必须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价一半才会有利润,因为消费者在买菜的过程中得需要挑拣,所以蔬菜的价格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会比较高 。
蔬菜从地头到消费者手中经历的环节太多,例如收购蔬菜的进场费、挑拣、装箱、冰袋耗材、中间运输、批发蔬菜的进场费,批发者的利润,零售商的利润,中间的损耗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蔬菜的基础上加价的 。
所以,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农民卖菜的价格比较低,而消费者买菜的价格却要高出很多 。
卖菜农民的生活费加利润,运输农民的生活费,车辆磨损费油费加利润,批发零售市场的摊位费,管理费加利润,以及国家的税费 。一半对一半吧 。农民朋友自己得一半,社会其他行业得一半 。其中哪个环节都赚钱,全部是吃菜人的贡献 。
菜从地头装到车上,起码损耗三个点 。
很少有什么菜能卖到两块钱一斤,一般都是几毛钱,赶上行情不好的时候就几分钱一斤 。大部分产品的价格跟原始成本无关,价格受很多因素影响,但就是不太受成本影响 。
税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