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过洞庭
【过洞庭湖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全文】南宋 ·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距衣冠南渡刚刚过去二十八年,高宗赵构的朝堂上迎来了一位年轻的状元郎——张孝祥 。
他出身书香门第,七世祖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虽然当时家室清贫,但幼时敏悟过人,少时文采俊逸,十六岁开始科考连中,二十三岁进士第一 。竞争无疑是激烈的,因为当时不仅有针对宗室世家、类似于提前录取的“锁厅试”,还有范成大、杨万里、虞允文等著名的文士作为对手 。而且这一届考生中,有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他已在暗箱操作中,挤掉了陆游 。
殿试之上,一个是有着权力和人脉光环加持的贵公子,一个是“奋起荒凉寂寞之乡”(王质《于湖集序》)的普通青年 。可高宗赵构却为张孝祥的“词翰俱美”所折服,钦点了他为状元 。
秦桧的愿望落了空,加之秦桧的死党曹泳在廷下向张孝祥当场提亲被拒,新科状元的仕途刚刚开始就已经隐患重重 。何况张孝祥秉性刚直,甫登朝堂就上言为岳飞鸣冤,秦氏一党便通过构陷其父谋反来打压他 。幸亏不久后秦桧病死,张孝祥重被擢用 。
他的政治立场是明确站在主战派一方的,因此随着朝廷局势和前线战事的变化,张孝祥在官场上几经沉浮 。宋军大败金兵的采石矶之战后,主战派重臣张浚总领江淮防务,但当时主和言论占据上风,朝廷无意乘胜追击 。据词话和笔记记载,张孝祥在建康张浚主持的宴会上,当众赋《六州歌头》长调,尽述收复失地之志,音声壮烈,慷慨悲凉 。张浚听罢,掩涕罢宴而入 。
洞庭湖
至今,我们读起“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追忆当时张孝祥击节奋歌、一座肃然的场景,仍有“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的共鸣 。但后来张浚出征失败,被罢黜后不久去世 。张孝祥知任静江(今桂林),又被免职 。这首《念奴娇》可能就是作者从桂林北归,途径岳阳洞庭湖时所作,也是被认为最“杰特”的代表作之一 。
古往今来,写夜月秋景的诗词文章多矣!唐有“海上生明月”(张九龄《望月怀远》)之妙辞,宋有“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之绝唱 。可在我心中,惟觉张于湖此词写得最为明澈清冷,如冰心透于玉壶,如流光现于天际,独赋神韵,读来眼目亮敞、心脾沁然 。
词的上阕从实景展开,地点、时间、场景均交代明晰 。时近中秋,作者泛舟在洞庭湖和青草湖间,月色澄明,微风不起,平静的湖面如“玉界(一作鉴)琼田”,无边无际铺展开去 。月亮与银河一起倒映在湖中,天上地下澄澈明净,纤尘不染 。天光无垠,湖色广大,反衬出一叶扁舟之渺小与孤寂 。这样的景象,的确是只能意会,难以言说的,无怪乎作者仅用“妙”字来概括了 。
景象的静谧中,思想开始跃动 。作者仿佛附身明月,在天际上遥眺岭表海外,那正是他贬谪数年的地方 。“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写的既是月,也是人,是明月下不负初心、襟怀磊落的自己 。而今独坐扁舟之上,短发萧疏,衣衫单薄,虽袭来夜间的初秋凉意,但更享受这“稳泛沧溟空阔”之感 。作者是孤独的,也是自豪的,更是坦荡的,因他无愧于心 。如果说李太白只是举杯邀月,对影成舞,“三人”共醉,我们的词人却是更进一步 。他不需要实体的物质,而是将北斗作为舀酒的勺子,将西来洞庭的长江之水作为美酒,将天地万物作为自己的宾客来招待 。
- 陆游的书愤全诗赏析 陆游书愤原文及翻译
- 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 孟子滕文公上
- 减肥过快导致肚子、胳膊等部位皮肉松弛,像这种情况怎么变得紧致起来?
- 如果你一个人生活的话,你现在会过得怎么样?
- 听过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吗?感觉如何?
- 怀念过去的人和事的句子 怀念过去的经典句子
- 名门闺秀护肤品怎么样?麻烦用过的美女谈谈效果?
- 怎么办快递驿站 快递驿站有哪些品牌
- 有人喝过ME胶原蛋白吗?
- 礼记全文原文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