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夏金桂,为什么没成为大观园里的诗人,反而成为了“河东狮”?( 三 )


乍一看,夏金桂的生活怕是黛玉都要羡慕呢 。
但是偏偏夏金桂是个十足的反面人物 。
她嫁到薛家,把薛家弄得一团糟 。她有制家的本事,但是把这些本事全拿来窝里斗 。在那个遵守礼教的年代,她一个大家闺秀居然敢当面和自己的婆婆吵架 。生气砸东西不说,就连仅有的学识也用来挖苦香菱,说什么“人人都说姑娘通,只这一个名字都不通!菱角花开,谁见香来?”
最后硬逼着香菱改成秋菱 。
欺负香菱不算,最后还要要她的命,实在是狠毒的心肠 。
要是说她这么做是为了得到丈夫的宠爱也就算了,她不仅不爱自己的丈夫,还在丈夫被下了“斩监侯”之后去色诱薛蝌 。色诱不成又很快和过继兄弟夏三搞在一起 。
夏金桂这些行为,别说放在古代,就是放在现代都说不过去 。
对比黛玉和宝钗,同样都是大家闺秀,怎么差距 就如此之大呢?
其实根源就在于富养出了错 。我们中国的传统理念里女儿是要富养的,但是很多人都粗浅的理解了这个富养 。
真正的富养,不仅是物质的滋润,更是精神的修炼 。
比如林徽因,大家闺秀,也层饱受贫困的折磨
当得起富贵,也禁得起贫穷 。
在遭遇人生坎坷之后还能保持初心,坚持修养,这才是成功的富养 。
谢谢邀请!
一个一心想学诗读诗作诗的香菱跟了薛大傻子已经受到了玷辱,难道说还要弄上几个不成?夏金桂配薛蟠,就是破锅配破盖——绝配!
书中介绍夏金桂时是这样说的:“生得颇有姿色,亦颇识得几个字 。若论心中的丘壑经续,颇步熙凤后尘 。”王熙凤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印象深刻,拿夏金桂来跟王熙凤作对比,那么她的基本形象就出来了 。
《红楼梦》写到薛蟠娶妻,四大家族的大厦已经摇摇欲坠 。前面有抄捡大观园、逐司棋、悲晴雯,后面薛蟠娶夏金桂是一场灾难,迎春嫁孙绍祖也是一场灾难,眼看着这一场场悲剧在眼前上演,如何还有心情去吟诗作画?也就是黛玉和湘云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姑娘,还会在中秋节的晚上来一场那么久的联诗 。而那一场联诗,仿佛在跟我们说,她们是在向诗的王国告别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曾经的诗情画意,就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被彻底埋葬了 。从今后,这一切都将成为泡影 。
所以,这时候冒出来一个夏金桂,别说她不会作诗,纵然是她会作诗,作者也不会安排她作诗了,大观园已经散了,培植诗的土壤已然不存在,曾经的海棠诗社、桃花诗社也成了永远的记忆,一切都这么随风而去……
夏金桂和薛蟠结婚前,香菱非常高兴 。这夏家小姐十分俊俏,也略通文翰 。香菱以为大观园又多了一个诗人 。

《红楼梦》里的夏金桂,为什么没成为大观园里的诗人,反而成为了“河东狮”?

文章插图
在《红楼梦》里能读书识字的姑娘都是才高八斗之人 。妙玉读书识字,竟然是大观园里的诗仙 。夏金桂略通文翰,则更进一层 。一定会作诗了 。所以香菱盼夏小姐进门比薛蟠更甚 。让香菱失望的是这夏小姐一进门,她的苦日子就来了 。大观园不仅没有多一个诗人,反而多了一个悍妇 。
夏金桂为什么堕落成“河东狮”?
《红楼梦》里的夏金桂,为什么没成为大观园里的诗人,反而成为了“河东狮”?

文章插图
夏金桂在母亲的溺爱中长大,养成了盗跖的性气 。
夏金桂从小失去了父亲,又没有兄弟姐妹 。薛姨妈如何溺爱薛蟠的,夏金桂之母就如何溺爱她 。母亲对夏金桂百依百顺,在母亲的娇生惯养下,“竟酿成个盗跖的性气” 。
大观园诗社里的小姐们都是温柔典雅,活泼善良的姑娘 。像夏金桂这样坏脾气的人,大观园里的姐妹们,岂能邀请她进诗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