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夏金桂,为什么没成为大观园里的诗人,反而成为了“河东狮”?

夏金桂本身就是俗人泼妇,怎能成为诗人?她也只是看上了薛家富贵而已 。
作者这样安排,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印证贾宝玉的一句话,大意是,女孩都是活珠子,一旦沾染了男人气息,便是死珠子,若是有了孩子,便是死鱼眼睛了 。

《红楼梦》里的夏金桂,为什么没成为大观园里的诗人,反而成为了“河东狮”?

文章插图



而在大观园里做诗的大都是未曾结婚的女孩子,她们清纯无暇,纵然也有些女孩之间的勾心斗角,但与真正的后宅阴狠毒辣,动辄要人性命的强硬手段比起来,只能是春天里的一阵细雨,添了些情趣 。
《红楼梦》里的夏金桂,为什么没成为大观园里的诗人,反而成为了“河东狮”?

文章插图



而夏金桂是被薛蟠污染过了,走进家庭之后,便把心性养歪了,只想着嫉妒,争权,挟制男人,欺压婆婆,辗压小姑子,由一粒鲜活的珍珠变成死珠子了 。
《红楼梦》里的夏金桂,为什么没成为大观园里的诗人,反而成为了“河东狮”?

文章插图



另一个用意可能在贬低商人的地位,在现代,各行各业都是平等,谁能挣钱谁是大爷,但是在过去,商人的地位却是低下的,士农工商,并且商人子女不准科举,不准入仕,所以在一些影视剧中,商人子弟都有着浓浓的金钱气息,却少有文化氛围 。
《红楼梦》里的夏金桂,为什么没成为大观园里的诗人,反而成为了“河东狮”?

文章插图



在大观园中作诗的女孩儿们,除了薛宝钗自带光环意外,大多是诗书礼义之家 。甚至薛宝钗也是动不动用金钱来收买友谊 。夏金桂虽然读过书,识得守,但其志并不在诗书之上,并且在其母的溺爱中长大,早就养偏了性子,外具杨柳之姿,内具风雷之性,日夜想着西风东风问题,哪有心思做什么诗词!
夏金桂,首见第七十九回,薛蟠之妻 。出身在经营桂花的豪商之家,因寡母独守此女,娇惯太过,竟将她养成了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 。嫁到薛家后,见薛蟠气质刚硬,身旁又有香菱这样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顿起狠毒之意,薛蟠被她压服后,她又开始百般折磨香菱,并蛮横地将香菱的名字改为秋菱 。为了摆布香菱,她让薛蟠收纳了自己的丫头宝蟾,再调唆薛蟠处治香菱,薛姨妈来解劝,她就隔窗叫喊拌嘴,将薛家搅得无一日安宁 。夏金桂是前八十回中最晚出场的一个较重要人物,作者称她为“河东狮”,在一个半回的篇幅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悍妇妒妇的形象 。续作者在八十回后继续写她的跋扈骄悍,薛蟠也被逼得躲出家门,之后,她又百般勾引薛蝌、终被拒绝,遂怒于香菱,要将香菱毒死,不料鬼使神差,金桂自己饮毒身亡 。第五回香菱的判词有“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句,“两地生孤木”寓桂字,此句意为香菱的结局被金桂虐待致死,而续书写金桂害人反害己与原作意图不符 。
夏金桂是《红楼梦》中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代表 。这个女人出场极少,以八十回本为例 。只在最后两回出现,但却让人印象深刻 。好好日子不过,却折腾的原本苟延残喘的薛家奄奄一息 。不能不说女人同样会败家,妻贤夫祸少,夏金桂完美演绎了反面教材 。

《红楼梦》里的夏金桂,为什么没成为大观园里的诗人,反而成为了“河东狮”?

文章插图


【一】
夏金桂与王熙凤不同,王熙凤嫁过来上面一群长辈,她谁也惹不起,哪怕小叔子小姑子都要小心伺候 。夏金桂没有这个烦恼,家里长辈只有薛姨妈,薛蟠又是个无可无不可的 。薛宝钗也不是和嫂子争长短的人 。她只需要表现出贤惠的一面,哄了薛姨妈,薛宝钗高兴,薛家的一切都是她的,她想做什么都不会有人反对 。根本不用大动干戈,闹得家宅不宁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