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为何宁可背上祖宗骂名,也要成为紫禁城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 三 )


但是,紫禁城里面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家还都拖着大辫子行走,因为慈溪老佛爷说过:“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 。辫子去,中国不亡大清亡 。”

溥仪为何宁可背上祖宗骂名,也要成为紫禁城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

文章插图
秉承这个意志,大家活在了紫禁城的这个小乌托邦里不愿意承认大清亡了的事实 。
但是,一个外国人却改变了这群人的最高首脑:末代皇帝溥仪的想法,他就是庄士敦 。
庄士敦有一天在紫禁城和溥仪聊天,无意中说起了他脑后的大辫子,讥讽为猪尾巴 。
这下可惹恼了溥仪,但是已经退位的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但是从那天起,溥仪决定要剪辫子 。
但是哪个太监敢剪他的辫子呢,溥仪一怒之下,抢过剪刀,咔嚓,把自己的辫子剪了,然后让太监给剃了个大光头 。
溥仪为何宁可背上祖宗骂名,也要成为紫禁城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

文章插图
这下紫禁城炸了锅了,皇帝都把辫子剪了,这个大清看来是真的亡了呢 。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这么描述的自己剪辫子后的紫禁城:
“太妃们痛哭了几场,师傅们有好多天面色阴沉 。”
于是第二天的《申报》上有了这六个字的报道:“溥仪昨剃辫子 。”
这是个标志性的事件,代表着即使是满清的贵族皇室,也已经承认自己已经进入了历史,当年的大清王朝是真的覆灭了 。
溥仪为何宁可背上祖宗骂名,也要成为紫禁城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

文章插图
现在想想,某个跳梁小丑又留起了辫子,还声称自己是第多少代皇孙,当真是笑掉了众人大牙 。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
1921年5月的一天的《申报》上,一则只有6个字标题的消息瞬间引爆全国,这则新闻是“溥仪昨剃辫子 。”溥仪后面这个被外国人嘲笑为“猪尾巴”的辫子,对于溥仪以及满清的遗老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辫子,而象征着他们的大清朝,是他们一直渴望复辟的希望 。然而,作为末代皇帝的溥仪,竟让将他剪掉,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那么,为何一心想要复辟的溥仪,会成为紫禁城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呢?


溥仪为何宁可背上祖宗骂名,也要成为紫禁城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

文章插图
当年,清军入关的后,以高压手段推行“剃发易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清朝的“猪尾巴”辫子成为清朝统治的象征 。在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根据中华民国的优待政策,末代皇帝溥仪可以继续在紫禁城里做自己的小皇帝 。因此,外面世界的人都剪掉了象征清朝的“猪尾巴”辫子,而紫禁城里面,人人还是留着清朝的“猪尾巴”辫子,作为末代皇帝的溥仪更是如此 。


溥仪为何宁可背上祖宗骂名,也要成为紫禁城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

文章插图
这一切都在一个外国人的到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19年,外国人庄士敦走进了紫禁城,成为末代皇帝的老师,他教授溥仪英文、数学、世界史、地理等知识 。在两人的相处中,产生了深刻的师生情谊 。英国人庄士敦给少年溥仪带来世界全新的知识,使溥仪大开眼界,思想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


溥仪为何宁可背上祖宗骂名,也要成为紫禁城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

文章插图
溥仪开始在紫禁城中骑车,开始穿西装,甚至他曾一度想要跟着庄士敦出国留学 。而在他与庄士敦的相处中,庄士敦告诉溥仪他身后的辫子被外国人嘲笑为“猪尾巴”,是非常难看的 。年轻气盛的少年溥仪,一气之下,就命令身边的小太监将其剪掉 。而小太监吓得两腿一软,就瘫倒在地上,就是不敢下手 。于是溥仪自己动手,咔嚓一下就将自己的辫子给剪掉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