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吕碧城童年的遭遇影响了她的一生,一生未婚也与她从小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三:逃离舅舅家,成为女权运动的倡导者
1903年,转眼之间吕碧城20岁了,已长成大姑娘了,她崇尚自由,渴望独立,不愿再寄养在舅舅家,她产生了逃离的想法 。
在舅舅家中的那些年,吕碧城对西方文化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对于国家现状和时事有了自己的看法 。
在全国都掀起救亡热潮的环境下,吕碧城也希望能够为国家尽一己之力 。
当她听到天津将要开办女子学堂的消息后,立马产生了奔赴女学,献出个人力量的打算 。
吕碧城清楚,身为清政府官员的舅父定然不允许她抛头露面的 。
她偷偷地和舅舅的秘书方小洲前往天津,突然消息走漏风声,舅舅不允许她出去闯荡 。
追求梦想的决心,再加上青春期叛逆的心理,吕碧城还是趁家人不注意,偷偷地跑出了家门 。
这份决心与勇气够胆大包天,真的不是一般女子能够敢去行动的,即使寄存在亲戚家,也没有磨灭吕碧城的心气,也没有产生自卑感 。
那一刻,她不顾一切的冲向了自由,就像笼中的小鸟,终于飞向自由自在的天空 。
吕碧城坐上了往天津去的火车,而这一去成就了女权运动倡导者 。
来到天津,偶遇贵人,又阴差阳错地认识了《大公报》的创办者英敛之 。
早年的经历让吕碧城深刻明白女子独立的重要性,因而她对女权问题格外关注 。
有一次,她和同事朋友提起女权话题,滔滔不绝,之后意犹未尽,写下一首:
《满江红·感怀》这是一个二十出头女子的气魄,大气豪迈的词风让英敛之赞叹不已,他将这首词发表在大公报上 。
“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从洒 。叹蛙居井底愿频违,情空惹 。”
《满江红·感怀》的发表,好似平底一声惊雷,在沉沉黑夜中闪过一抹光,昭示着黎明的到来 。
吕碧城一夜成名,也因此载入中国女权运动的史册 。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你没有才华,即使机会来了,你也成不了事 。
而这之前倡导中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只有男性 。
站到《大公报》这样的平台,遇见英敛之这样的伯乐,吕碧城的名气很快传遍京津地区 。
除了词作,吕碧城还在报纸上发表有关女学的文章,在文章中系统地提出创办女学的指导思想与管理方法,非常具有可读性与实践性 。
这些文章的发表也真正奠定了吕碧城高唱女权、兴办女学第一人的地位 。
读人物传记,尤其是读《吕碧城》,就像眼前一位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大气!豪爽!没有一点惺惺作态的女儿样 。
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除了让人佩服!就是敬佩!在封建社会时期,一个女人能够有这样的举动与成绩,真的是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值得尊敬的女人,更何况一百多年前 。
四:对于爱情,不愿将就,终身未嫁
即使在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找个适合的对象结婚生子,而我们一般就是那世俗女子 。
而吕碧城对于人生伴侣,吕碧城却丝毫不愿将就 。
遇不到频率相同的人,宁愿一直单身到老,也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苟且过活 。
在爱情面前,不将就,却讲究 。吕碧城这份讲究与勇气,很难在世俗女人身上找到 。
晚年的时候,一位朋友问及终身未婚的原因,向来坦率的吕碧城说出一番话:
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梁任公早有妻室,汪季新年岁教轻,汪荣宝尚不错,亦已有偶 。
-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翻译
- 浣溪沙晏殊原文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赏析
- 摊破浣溪沙李璟古诗意思 摊破浣溪沙李璟翻译及赏析
- 作浣溪沙全诗内容和解释 浣溪沙李清照翻译
- 浣溪沙古诗默写和诗意解读 李清照浣溪沙赏析
- 浣溪沙原文赏析和中心思想 浣溪沙苏轼的诗意
- 浣溪沙原文赏析和翻译 浣溪沙古诗的意思
- 浣溪沙原文赏析和译文分享 苏轼的浣溪沙全诗的内容
- 千古名作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析 苏轼古诗浣溪沙的意思
- 李清照经典诗词浣溪沙 浣溪沙李清照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