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雾蒙蒙
“不遇天人不目成,藐姑相对便移情 。”出自吕碧城的《浣溪沙》
吕碧城,终生未嫁 。
如果说在现代,一位女子不愿将就自己的一生,不稀奇,就像女明星徐静蕾,有事业有男朋友,我不需要婚姻 。
只要你思想独立,经济独立,不愿意将就自己的的一生,现代社会对女人足够包容,没有诟病 。
可是在清末民初还是封建社会之下,吕碧城却不愿意将就自己的一生,是非常值得敬佩敬重的一位女性,我用三个足够来形容她:足够强大!足够勇敢!足够智慧!
吕碧城(1883年~1943年1月24日),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 。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 。
她因为诗词才情,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近三百年来又因为过人的胆识与气魄,与秋瑾并称为“女子双侠” 。
一:原生家庭的家风
一个人的成就与才情和她的原生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而家风就是最好的教育 。
1883年初夏,吕碧城在祖籍安徽宣城旌德县的一户姓吕的人家里诞生了,父亲吕凤歧为她取名“兰清” 。
吕氏家族从公元880年开始,就形成了诗书传家的家风,代代皆有人才辈出 。
吕碧城的太姥姥沈善宝,她是清代女诗人,曾花费十年时间编撰了一本《名媛诗话》 。
父亲与母亲两条支脉,流传千百年下来,诗书礼仪已成为血液里流淌不竭的家风 。
在这样家风的无声润养下,吕家走出的后代儿女,同样带着书香气质 。
吕碧城是吕凤歧的第三个女儿,她天资聪颖,比其他孩子显得更可爱灵气,深得父母喜欢 。
吕凤歧教导女儿们读书识字、磨墨作画 。
家风渊博,家教纯良,吕碧城与她二位姐姐都拥有不凡的才华 。
大姐吕惠如担任南京两江师范学校校长,二姐吕美荪担任北洋高等女学堂总教习 。
这样的吕氏姐妹花,为时人留下了一句佳话:“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
这也更说明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对孩子有着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力,你的家风是什么样的,你孩子的将来也是什么样的 。
如果你的孩子将来是个废材,那么你就要从自身上找找原因,“子不教,父之过 。”这句话永远不过时 。
二:少年失父失婚,锋芒毕露
吕碧城12岁那年,她父亲从山崖下面掉下来,不久就离世了 。
吕碧城姊妹们还没有从丧父的悲痛中缓过神儿来,吕氏族人就带着人来瓜分家产 。
吕碧城母女被逼无奈,交出了所有财产 。
小小年纪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个世界,便开始瞥见人性的肮脏与阴暗 。
顶梁柱倒了,人走茶凉,父亲的家产被族人霸占;同样母亲的族人为了家产,勾结土匪,逼得母亲与妹妹走上绝路 。
这让吕碧城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吕碧城一怒之下,给父亲生前至友写了一封信 。
在父亲好友的帮助下,才将恶霸一网打尽 。
屋漏偏逢连阴雨,吕碧城9岁那年订下的亲事,对方也来退婚了 。
这无疑对吕碧城又是一个打击,这件事对她以后的婚姻观念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
少年时期家庭变故对吕碧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多年以后,还写了两首词来形容少年时的凄苦经历 。
《感怀》
燕子飘零桂栋摧,乌衣门巷剧堪衰 。登临试望乡关道,一片斜阳惨不开 。
【浣溪沙吕碧城全诗翻译 吕碧城诗词赏析】荆枝椿树两调伤,回首家园总断肠 。剩有幽兰霜雪里,不因清苦减芬芳 。
-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翻译
- 浣溪沙晏殊原文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赏析
- 摊破浣溪沙李璟古诗意思 摊破浣溪沙李璟翻译及赏析
- 作浣溪沙全诗内容和解释 浣溪沙李清照翻译
- 浣溪沙古诗默写和诗意解读 李清照浣溪沙赏析
- 浣溪沙原文赏析和中心思想 浣溪沙苏轼的诗意
- 浣溪沙原文赏析和翻译 浣溪沙古诗的意思
- 浣溪沙原文赏析和译文分享 苏轼的浣溪沙全诗的内容
- 千古名作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析 苏轼古诗浣溪沙的意思
- 李清照经典诗词浣溪沙 浣溪沙李清照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