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华表有什么寓意?( 三 )


天安门的华表有什么寓意?

文章插图
后来,华表又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谏言,如果老百姓对君主的执政措施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写在上面,因此又被称为“诽谤之木”(古代的诽谤不是造谣生事的意思,而是指议论是非),类似于现在的意见箱 。
到了秦朝大一统之后,随着君主权力不断被强化,君王开始不允许人们对自己提出意见 。于是,华表的作用再一次被转化 。
华表被雕刻上了龙、云等象征天子威仪的形象,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标志 。
天安门的华表有什么寓意?

文章插图
最后,再来说一下天安门前的四个华表 。
如果你仔细看,可以发现,华表的顶上都刻着一种神兽,叫做“犼” 。“犼”的作用是专门来看家护院的 。
天安门的华表有什么寓意?

文章插图
天安门前的华表,叫做“望君归”,意思是在提醒皇帝,外出巡游时间不要太长,不要留恋外面的世界和山水,要赶快回宫处理朝政 。
天安门内的华表,又被称作“望君出”,意思是提醒帝王,不要沉溺于后宫之中,只顾玩乐,要时时外出走走看看,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的意见和艰难困苦 。
当然,现在天安门前的华表曾经有过一次挪移,也就是说,现在华表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古代华表所在的地方 。
原先,华表在第一二座金水桥之间,现在却跑到了第一个券门之外 。原来,在1949年北京解放之后 。
天安门的华表有什么寓意?

文章插图
新中国在2月12月庆祝北平解放,7月7日纪念抗战12周年和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都需要举行盛大的群众游行 。
但是,那个时候,天安门广场还比较狭小(现在长安街南边的广场是之后才建成的),不得已,才将天安门前的两个华表移到了金水桥之外 。
于是,才有了现在的格局 。
天安门的华表有什么寓意?

文章插图
北京天安门,是中国首都的象征,过去是皇宫的正门,重大政令发布之所,肇建于公元1417年,至今有601年历史,始曰承天门,意思是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承天运不开,李自成打马入京,此门被毁,大清入主中原,重建后更名为天安门,受命于天,安邦治国,大清腐败遭到天谴,1912在此退位,天安门又见证了闹嚷嚷的民国,1949新中国伊立,1969将此门修葺一新,1988年正式对民众开放,当魂舞大漠登上此门,第一次感受到九五之尊范儿,60根红漆木柱,多为楠木,方知天安门一物一设非虚设,极具尊荣,此门随王朝兴替,毁了修,修了毁,而金水桥前的石狮和华表,却依旧当年建立紫金城时的模样,古朴精美而大气,烘托出此门尊显 。如今这对华表俨然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守望我中华图强,见证新中国的成长 。
天安门的华表有什么寓意?

文章插图
望天吼儿 。华表的材料是大理石的一种有称汉白玉,质地洁白,体质玲珑细腻,给人一种一尘不染的美感,彰显了肃穆和庄严,通高9.57米,直径0.98米,整根华表重约20吨,形体由柱础、柱身和承露盘构成,柱础呈须弥座样式,缘自佛教,设有护栏石阶,所谓雕栏玉砌,不但彰显了华美,又在设计上构成了整体的稳重,栏杆四角石柱上各有石狮一只,首部朝向与顶部的石犼一致 。柱身满雕一条巨龙,辅以云纹,以显真龙腾跃之态,在顶端有十字交叉模样横枝,形似袢云一朵,雕的正是云朵 。柱顶上的承露盘雕一神兽,名为犼,是龙生九子之一,古书上性好守望门户,又称登龙,呈咆哮之态,以上达天听,下呈民情 。在华表之上的登龙,有望帝归之意,提醒皇帝莫要游山玩水,早日回宫理政 。在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首部面向宫内,又提醒帝王勿要迷恋深宫生活,理应出宫体察民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