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从弟其二翻译及原文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运用对比手法,让“山上松”和“谷中风”展开较量,以“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又用“一何”加以咏叹,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以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在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 。全诗语言质朴,刚劲峭拔而又情深意长 。

  1. 选自《建安七子集》卷七(中华书局1989年版) 。从弟,堂弟 。刘桢(?—217),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
  2. 亭亭:挺拔的样子 。
  3. 一何:多么 。
  4. 罹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凝寒,严寒 。
内容主旨
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象征手法,突出松柏傲雪凌霜、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表达了诗人对从弟的劝勉之意,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坚贞自守的品格 。
译文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从弟其二翻译及原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起首二句,以客观描写为主 。“亭亭”表示松的傲岸姿态,“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 。以“谷中”映衬“山上”,突出青松的傲骨 。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三、四句加强了抒情的氛围 。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前者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后者突出松柏的雄健挺拔和顽强的生命力 。任它满天冰霜严酷寒冷,松树的腰杆终年端正挺拔 。运用对比写作手法,由风势猛烈发展到酷寒的冰霜,将松枝的刚劲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 。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受严寒吗?是松柏有着耐寒的本性 。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设问作结 。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中“亭亭”端正的外貌转移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精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