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亭夏日》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 楼台倒影入池塘 。
水晶帘动微风起 , 满架蔷薇一院香 。
古诗今译:
绿树蔽日 , 遍地浓荫 , 夏天白昼漫长 。楼台影子 , 倒映池塘 , 宛若镜中美景 。微风轻拂 , 水波荡漾 , 好像水晶帘幕轻轻摆动 。满架蔷薇 , 艳丽夺目 , 院中早已弥漫阵阵清香 。
注释解说:
⑴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浓稠(深) 。⑵水精帘:又名水晶帘 , 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比喻晶莹华美的帘子 。唐李白《玉阶怨》:“却下水精帘 , 玲珑望秋月 。”⑶蔷薇:植物名 。落叶灌木 , 茎细长 , 蔓生 , 枝上密生小刺 , 羽状复叶 , 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 , 花白色或淡红色 , 有芳香 。花可供观赏 , 果实可以入药 。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唐韩愈《题于宾客庄》诗:“榆荚车前盖地皮 , 蔷薇蘸水笋穿篱 。”
品鉴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
壹
“绿树阴浓夏日长”起得似乎平平 , 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 , 不独状树之繁茂 , 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 , 烈日炎炎 , 日烈 , “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 , 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 , 即树阴十分变态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 , 谓“烈日当空 , 树阴匝地” , 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 , 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
贰
“楼台倒影入池塘”这里诗人是从视觉写夏日 , 写看到的景观 。诗人看到平静的池塘倒映着远近不同的亭台楼阁的倒影 , 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 , 于是才写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诗句来 。“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 , 他不仅写出了明净与清新 , 也写出了动感 , 写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台楼阁的胸怀 , 把池塘写大了 。
叁
“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 , 烈日照耀下的池水 , 晶莹透澈;微风吹来 , 水光潋滟 , 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 , 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 , 被风吹得泛起微波 , 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 , 非常美妙 。其二 , 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 , 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 , 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 , 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如果先写“微风起” , 而后再写“水晶帘动” , 那就味同嚼蜡了 。
肆
“满架蔷薇一院香”中诗人又从嗅觉角度来写夏日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 , 忽然飘来一阵花香 , 香气沁人心脾 , 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那蔷薇不是诗人看到的 , 诗人也未必知道庭院里还有蔷薇满架 , 而是那醉人的芳一香提醒了诗人 。在这盛夏骄陽下的山亭的幽静清新的景致之中 , 又加上“满架蔷薇” , 增添了鲜艳的色*彩 , 充满了醉人的芳一香 , 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灵动与生机 。另外 , “一院香” , 又与上句“微风起”不无关联 , 若没有微风 , 蔷薇花香就不会飘过来 , 诗人自然就不知道还有“满架蔷薇” 。
- 鹿柴全诗介绍及赏析 鹿柴古诗全诗的意思
- 杨柳枝全诗内容及释义 温庭筠杨柳枝词赏析
- 村晚全诗及诗人表达的含义 村晚古诗的赏析
- 子衿全诗赏析及解释 子衿翻译及原文注释
- 观书有感全诗及释义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赏析
- 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及诗意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词带拼音
- 天净沙全诗内容及诗意 天净沙秋思古诗意思解释
- 十二月十五夜全诗内容赏析 十二月十五夜古诗翻译
- 春江花月夜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原文
- 平林漠漠烟如织全诗教读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