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首风景诗?历来写景的各种方式方法,如正侧写法,点面写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这些都是文学基本常识,我们这里就不作普及了 。
我们找一首写景色的诗,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完成写景这个工作的,同时也对比着找一下为什么我们今天很难写出唐诗味道的原因 。
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这是一首典型的写景唐诗,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十一尤”部,第三句和第七句都使用了“鲤鱼翻波”的变格 。这些我们前面都讲过,我们这里主要聊景色描写,就不做平仄详析,有需求的可以去看本人其他关于平仄的文章 。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至于修辞手法从古到今都差不多,这里默认大家都知道对比、重复、比喻、夸张之类的写作技巧,我们只看唐诗如何展开写景 。
写景诗的第一要点:意象选择标题《提扬州禅智寺》点名了地理位置,这就在扬州城外禅智寺写的诗 。
首联“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两句从环境写起,顺便交代时令 。“雨过一蝉噪,”是什么意思?刚刚雨停,就有一只蝉聒噪起来了 。注意为什么是“一”蝉?蝉鸣的时候不都是很多一起吗?这说明天已经凉了,进入了秋天 。而一个“噪”字则反衬出寺庙里原本的幽深、清净 。这正是“鸟鸣山更幽”的味道 。“飘萧松桂秋 。”飘萧是松、桂树叶旋转萧条下落,“秋”字则点明季节 。
这一联通过杜牧对几个意象的选择,我们立刻接触到了他当时的心情——正如秋天般萧瑟冷清,略带一丝丝的烦恼 。
我们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从来没有为写景而写景的诗,所有的诗词创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和意气 。“诗言志”,即便是写景诗,背后一定有感情支撑,哪怕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特别美的景色,想记录下来,那也是因为景色引发了我们创作的冲动,要表现我们当时的快乐——那么我们在意象选择上,自然就会选择那些让我们开心的东西 。
写景诗的第二要点:画面次序而杜牧这首诗一开篇就定下了清冷、幽寂的主色调 。就好像咱们的照片,通过意象选择已经装上了一个偏蓝色的滤镜 。
颔联“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依然是写景,但是就开始细化了 。因为前面已经交代过大的情境和色彩定调,那么颔联的笔墨就可以用在细致描写 。我们看到诗人在对仗的要求下选取的意象“青苔”、“白鸟”依旧是滤镜之下的颜色,寡淡如水墨青烟 。“青苔满阶砌”,阶梯上布满青苔,这说明什么呢?这地方少有人来 。“白鸟故迟留”,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和出句是动静相对的 。青苔砌,少足迹,白鸟留,无人惊 。
首联、颔联就完成了一个景色从远到近,从粗到细的视觉变换,有声音、有温度、有颜色,算是非常丰富的场景描写,而且选取意象是统一的,为整体的色调添砖加瓦 。
写景诗的第三要点:动静结合颈联“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依然是写景,但是和前面的画面描写有差异了 。“暮霭生深树”,因为山高树深,阳光不充沛,所以到了傍晚,就雾气腾腾,暮霭升起来了 。“斜阳下小楼”,但是斜阳偶尔也会照进寺中的小楼,上下移动 。这里“生”、“下”两个字用得极好,动态的变化让整个寺院在夕阳下灵动起来,我们不再是观察照片,而是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时光的流逝下的美景 。
同时出句和对句的的景色也是对比的,就好像蝉鸣更静,暮霭的流动幽冷和偶尔出现的温暖阳光也是通过对比来加深整个禅智寺的冷寂 。写寂静,需要蝉鸣来打破,而写幽暗,杜牧则给了一束阳光来衬托 。这种巧妙的写法不但没有破坏大环境的幽暗,反而更加深了主旨 。
- 自己得了抑郁症,可是家长很迷信,认为是鬼上身一类鬼神问题,不给我开药,怎么办?
- 剑侠世界3答题器 剑网3考试答题器
- 牛顿运动定律典型例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公式
- 秋季护肤该注意哪些问题?
- 王戎识李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王戎识李文言文翻译
- 情侣、夫妻间遇到感情问题时该怎样处理?
- 来自俄罗斯航班80人疑似51人确诊。俄罗斯防疫出了什么问题?
- 以“过年”为主题写一首年味小诗,怎么写呢?
- 一岁半宝宝拉肚子怎么办?大家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 天庭不饱满怎么化解 天庭不饱满怎么化解风水问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