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节”是什么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说来太早了!
在现有最早考证的夏朝就有记载 。
【“腊八节”的来历是什么?】夏朝时,”猎”与”腊”字不分,冬季十二月狩猎,猎物聚集而归,称为”猎祭” 。《礼记郊特牲》记载:”合聚万物而索飨也,此日以”猎祭日”,十二月初八是也” 。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清祀”,周代为”大腊” 。因为在十二月,故从”猎祭””腊祭””腊日”的叫法逐渐至今天了 。
上古时代,腊日这一天就有”祭祀门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仪式,以求来年吉祥 。
后来佛教传入我国,佛祖释迦牟尼佛在这一天祭奠神灵,故把这一天定为”佛成道日”之日,也称为”法宝节” 。这也是佛教盛大节日之一 。
中国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范围太广泛了,除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十大国粹以外,民间习俗也是传承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我国农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至少一个或几个民间习俗节日 。例如八月的中秋节,九月的重阳节,十月的祭鬼节,冬至节...
腊八节日,简称腊日 。腊是祭名,也代表农历的十二月份 。
腊日的规定于腊月初八日是从汉代开始统一定下来了 。在以前,腊日的规定是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我们可以看看《说文》有记载 。它这和”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数伏”是一样的概念,(但是数伏这个依据算是既定不变了) 。
我国现存的《荆楚岁时记》清楚的写到:晋代后,作金刚,击腰鼓,逐病疫 。民皆食杂粮粥,定初八曰”腊八粥” 。
直到今天,”腊八粥”风俗延续不断 。
杜甫曾作诗《腊日》写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又在《咏怀古迹》中有:”岁时伏腊走村翁”的诗句 。
关于腊八节,有一段传说,相传古印度北部,迦比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的儿子乔答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在29岁那年,舍弃了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 。有一天,他来到尼连河的附近,因饥饿劳累过度而昏倒在地 。一位牧女看见后,就把身边所带的杂粮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熬成乳糜状的粥喂给他吃 。释迦牟尼吃了粥汤后顿觉精神振奋,就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即静坐在菩提树下,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 。因他是释迦族人,故佛教徒们就把腊八这天称作佛道的“成道节” 。从此以后,佛寺内常于“腊八”日举行诵经,还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统作法,煮粥敬佛,据说腊八粥(后来人们称作腊八节)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相传这一天,也是释迦摩尼佛成道之日,也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在上古时代,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记载:“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 。在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在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腊” 。一般在十二月举行,所以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戍日,直到南北朝以后,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
这一天,我国民间有煮腊八粥吃的风俗传统,人们对腊八粥的偏爱,或许是因为它预兆着“年”的开始,所以人们年年过腊八年年有粥喝 。腊八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 。从宋代开始,每逢腊八这一天 。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或者馈赠亲朋好友 。
- 立春吃什么最养生?
- “婚姻有时候和爱情无关,是利益的结合体”你怎么看?
-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 “读书节”活动,作文?
- 农村俗话说“立冬雨是烂冬,立冬晴防春旱”说的有道理吗?
- “财库外露”的阳台风水,最忌讳这几点! 房子正对塔尖风水
- 在中国的“情人节”七夕,你觉得送女朋友或者妻子什么礼物会比较有惊喜?
- 这4个家居“坏习惯”,越贫穷的人家越常见,晒给大家看看!
- 男人不爱你的表现有哪些?
- “世上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只有该结婚的爱情”,关于这句话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