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君子三戒赏析 君子三戒原文及翻译

孔子根据人在年轻、壮年及老年三个不同时期 , 应该戒除三件事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 血气未定 ,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 血气方刚 ,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 血气既衰 , 戒之在得 。”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情况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 , 血气还不成熟 , 要戒除迷恋女色;等到壮年的时候 , 血气正旺盛 , 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 , 血气已经衰弱了 , 要戒除贪得无厌 。”
第一阶段:少年要戒色
曾国藩曾经说过:“闻色而心艳羡 , 真禽兽也” 。
意思是:听到美色就垂涎三尺的人 , 就是禽兽了 。
青少年不应该整天沉迷于“美色”当中 , 应该把身心放在工作和学习当中 。
过于沉迷“美色” , 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很大的危害 。
这里的“色”不光指“美色” ,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人的欲望 。
第二阶段:中年人要戒斗
这里的斗不是指打架斗殴 , 而是精神方面的争强好胜 。
人到中年以后 , 是家里的顶梁柱 , 上面有父母 , 下面有孩子 , 身上的担子也特别重 。
【孔子的君子三戒赏析 君子三戒原文及翻译】这个时候做人要成熟 , 不要整天想着搞垮人家 , 而让自己高人一等 , 中年人要戒除这个毛病 。
第三个阶段:老年人要戒贪
《增广贤文》记载:“人生知足时常足 , 人老偷闲且是闲 。”
意思是:人生应当知足 , 可什么时候才知足呢?到了老年得到闲适才是闲适 。
《礼记》记载:“六十曰耆 , 指使;七十曰老 , 而传重 。”
意思是:六十岁称为“耆” , 可以指导使唤他人;七十岁称为“老” , 可以全部将事情托付给子孙了 。
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容易 , 到了晚年时候切记贪得无厌 , 这个时候就应该什么都放下 , 好好享受晚年生活 。
什么金钱、权利 , 都应该放下 。很多老年人越老越吝啬 , 越老越贪婪 。
不应该这样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放下——一念放下 , 万般自在 。
一个人要想功成名就 , 就应该少戒色 , 中戒斗 , 老戒得 , 能做到的人早就功成名就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