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有云:“每临大事有静气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静,是一种态度,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 。
素心如水,寂静相安,心若平静,岁月生香 。
【王维诗过香积寺原文 过香积寺王维古诗】心静的人,自有一片天地 。
如果你觉得烦躁,就读读王维这首《过香积寺》,能让你的心静下来 。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山水田园诗”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的陶渊明和谢灵运是这一流派的开山鼻祖,到了唐朝,王维和孟浩然将其推向了顶峰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王孟之后,虽然也涌现不少诗人,例如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南宋的杨万里、范成大,清朝的袁枚,但是无论是成就还是影响力都难以与王孟相提并论 。
尤其是王维,他在山水诗中注入了禅的质素,创造出了一种空灵静寂的禅境 。
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又精通音律,所以他的山水诗通常兼具画意美、音律美、禅意美 。
读他的诗,仿佛在欣赏一幅画,又好似进入了一个澄澈宁静的琉璃世界 。
这首《过香积寺》便是如此,营造了一种极其幽深静寂的氛围,烦躁时读一读,能让你的心静下来 。
诗题中的“香积寺”位于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是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 。
王维应是第一次游览香积寺,所以首联才会说“不知” 。
诗人“不知”而又要去访,用现在的话讲,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中可见独属于盛唐诗人的那种洒脱不羁 。
而第二句“数里入云峰”,是对香积寺地理位置的正面描写 。
古人很喜欢用“云”这个意象来做参照物,一来是为了凸显地势的高峻,二来云雾缥缈,多了几分神秘感,三来“云”象征纯洁,自由,空灵,这样的境界正是很多隐者的追求 。
王维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他对“云”有着一种特殊的偏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所以这里的“云”既突出了香积寺的幽远,同时也表明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
接着的颔联和颈联四句,是对香积寺周围的环境描写,也是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
颔联两句视觉和听觉双管齐下,将山林那种幽深、荒僻、宁静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 。
杳无人迹的丛林里,随处可见参天古木;诗人在幽深的树林里漫无目的地走着,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钟声 。
这里的“何处”二字用得最好,与上文的“不知”、“无人”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深山藏古寺”的画面 。
再来看颈联,诗人并没有寻着钟声,一下子便找到了寺庙,而是先听到山泉在嶙峋的岩石中穿行,发出幽咽之声;又看到日暮下的松林,虽然涂抹上了夕阳的余晖,却泛着点点寒意 。
这里的“咽”、“冷”是炼字的典范,一直为后世所称道 。
深山中的泉水声,历来是“寂静”的象征,着一“咽”,不仅深山的幽静可想,山石耸立的画面亦复可知 。
而“冷”字,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将日暮山中幽冷的意境活活画出,同时也烘托出了诗人清冷寂静的内心世界 。
最后的尾联,诗人终于到达了香积寺,他看到了什么呢?
只见寺庙前是一湾空寂的潭水,诗人回想着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内心一片宁静,最后坐在水潭边安静地打坐 。
- 山居即事王维阅读答案 山居即事王维诗赏析
- 140元能买什么香水?在淘宝上买过香水的女生,请一定要给我意见。谢谢?
- 王维诗山中送别译文 山中送别王维古诗
- 推荐这十首著名古诗 王维诗词最佳十首
- 王维诗词翻译赏析 少年行王维其二古诗
- 王维诗词赏析 王维的诗句有哪些
- 这是王维诗里的xx是什么意思梗
- 这不是普通的风格,这是王维诗里的画境
- 去过香港的朋友,说一说在香港的感受如何?
- 有没有人试过香蕉早餐减肥法的,有效果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