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据天干地支推算,今年的三伏天总计达到四十天!头伏和末伏都是十天,中伏有二十天!
即:头伏:7月11日——7月20日 。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
而在我们华东地区,三伏天都与梅雨季节撞脸 。又被称为:黄梅天 。
梅雨季节最大特点就是雨水充足,空气湿度大,再加上三伏天的高温,给人的感觉是上蒸下煮,闷热难耐……!
而关于题主的问题: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是啥意思?
雨打小暑头,就寓示着在长达三四十天的三伏天中,正应了那句农谚,所谓头伏有雨伏伏有点雨 。雨水量充足!甚至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这句话是指的六七十年代,农民种地完全是靠天收的时代!无论遇到干旱还是洪涝灾害,都能将辛辛苦苦种植的各种农作物,化为乌有,造成颗粒无收的局面发生!
而雨打小暑头,黄梅倒转头,意思就是刚刚过去的梅雨季节,将再次重来!一年之中一个梅雨季节,都能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而一年之中经历两个梅雨季节,无论时间上还是降雨量,再加上阴雨天气农作物缺少阳光,农作物就无法实现光合作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收成还能好吗!
而四十五天不耕牛!说得则是,农田经过两个梅雨季节的降水,早已经全部淹没在了水中!而在过去又没有象现在的排灌站设施,只能眼睁睁地望着洪水慢慢地自然退去!这一反一复,四五十天的时间里,根本无须用到耕牛!
这就是,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耕牛的意思……!
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俗语作为民间口口相传的语句,常常是对人文及地理等各方面生活的总结 。在古代,由于教育不普及,很多民众都是文盲,所以大家就通过俗语这种最容易传播的方式将前人的经验总结传承下来 。“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的由来也是如此,这是古代农民给后人传播耕种经验时,对小暑这个节气时的天气总结 。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多是在每一年的七月中的六、七、八号 。在这一天,太阳达到了黄经中的105度,进入逐步开启盛夏的时间点 。这个时间点,无论对于南方还是北方都十分重要,在北方正是收割冬小麦等冬春季节种下的农作物的关键时候,南方也逐渐进入农村最忙碌的“双抢”季节 。如果这时候出现雨季,将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农作物无法收割,导致土地也无法耕种,从而耽误了下半年的农时 。
古人通过长时间观察总结规律,发现小暑节气这一天下不下雨,对后续的天气预兆比较准确,发现假如在小暑这一天出现下雨的天气,那么后续很容易出现连续降雨的天气,从而影响后续的农业生产 。“不耕牛”其实就是无法进行土地耕作的意思,而这里的“45天”其实是一个概略的形容词,表示一段较长的时间 。
古时候,由于条件有限,也无法解释为何小暑下雨,后续就会雨水就会多的原因,但是这个规律确实存在,对农耕影响非常大,所以就形成了这么一个俗语流传了下来 。
小暑下不下雨为何会对后续天气起到这么一个比较准确的预兆呢?我个人认为是小暑过后,我国及周边气温整体呈上升的阶梯形势,我国陆地雨水来源为太平洋的水蒸气,温度升高海水蒸发速度增加,水蒸气中水汽含量也随之增加,带到我国陆地的雨水也增多 。在温度最低的小暑如果都出现降雨,后续温度更高的时候,出现降雨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从而起到的一个预示的作用 。
当然,“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这样的天时的俗语,对天气虽然有一定的预示作用,但是不会完全准确,因为影响降雨的因素有很多,一旦出现某些因素的改变,天时也会随之改变 。尤其是科学进步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人工干预,使雨水提前或者延迟降下 。
- 冬至将至,老话说:“冬至不过辰,要饭跑断腿”,啥意思?
- 今日小满,农村俗语“小满不满,麦有一险”是什么意思?为何麦子有一险?
- “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
- 俗语“宁住过头屋,不住露肘屋”,过头屋及露肘屋是啥? 前面房子挡住后面房子的风水
- 俗语:门前别盖停丧房,屋后莫种藤缠树,啥意思?藤缠树是指啥? 屋后有枯树意味什么征兆
- 农村俗语“屋宅入门步步高,须知日后出富豪”,啥意思? 房子建在地势高处好吗
- 圣诞节将至,你打算送哪些礼物给她他呢?
- 元宵节到了,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啥意思?
- 俗语“小满大风,树头要空”,啥意思?小满这天有什么讲究?
- 农村建房火热,俗语“前头冲,后头槽,不打官司就坐牢”啥意思? 门前有小土坡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