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将至,俗语“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啥意思?45天指什么?( 五 )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看法,欢迎来跟我一起讨论 。
“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这句话应该是错误的,是故意没说全误导人的 。
45天正好是一个节点,其中包括了3个节气,虽然说现在天气变化与古代的时候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我过农村最具有农业指导意义的还是“阴历”,具体“阴历”是什么,可能现在有很多人已经不懂了,这以前我专门介绍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
总之,我们要知道“阴历”将一年分成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之间相隔正好15天 。我小时候上小学的时候,课本上酒教二十四节气歌,但现在我儿子上5年级的时候了,还不知道有二十四节气 。
小暑,之后的两个节气,大暑和立秋,加上小暑正好是45天 。
“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耕牛” 。
如果这样理解就非常明确了,意思就是小暑之前或者之后几天如果下雨,那么在以后的45天里耕牛就可以好好休息,基本不用工作了 。
小暑一般在每年阳历的7月7左右,特别是北方,小暑到了也就意味着一年的雨季即将到来,同时也是三伏天的开始,而小暑下不下雨,往往就代表在三伏天,庄稼生长最迅速的时候,雨水是否充足 。
以前农业看天吃饭,对自然降水的依靠程度太大,而小暑如果降水,一般情况下,雨季的降水量会比较充沛,也预示着连阴天的到来 。
“连阴天,吃饱饭”,雨水充沛,雷雨天多,庄稼长势养生,正是农民所期盼,同样小暑下雨,往后的45天内,一直到立秋,本来耕牛的使用频率就会降低 。
如果小暑下雨,连阴天,雨季,庄稼正在生长,耕牛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了 。
民间有很多谚语,都是古人根据天气变化总结出来的经验,一直到现在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像我们农村,啥时候该种什么谷物,哪个节气该做什么样的事,老人们一般都说的头头是道,而遵循这这些古老的谚语,种庄稼,一般就不会出什么打错 。
现在很多人觉得有现代化的机器,有天气预报,就觉得种地不用学,跟着预报走就可以了 。其实,这都是错误的,天气预报可以精确到未来半个月的天气,但它绝对不会告诉你,今天该种啥,更不会告诉你如果小暑下雨了,未来45天,你应该干什么 。
“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字面意思是说,如果小暑这天下雨,不用耕牛下田犁地干活了,因为各种庄稼都播种完毕,剩下的农活就是拔草除草等,也是农民比较轻松的时间段 。
45天指得是大暑、小暑、立秋的天数 。
这里的耕牛,不是单纯耕牛犁田,因为以前生产力低下,耕牛是主要劳动力,犁田、拉车、驼粪等壮劳力都干不了的活,耕牛都饱一马当先,独当一面,一头耕头能顶十多个人干活,所以这里的“耕牛”,通常指得是农活 。
小暑下雨,整个暑天会降雨充沛,有利于庄稼的生长,“三天一场小雨,五天一场大雨”,也是农民祈盼的风调雨顺的好天气 。
千百年来,农民根据天气变化,积累了许多俗语,也是经验的结晶,这些俗语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得指导作用,至今也很实用 。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农民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原始耕作模式,“不用种麦吃馍馍,不用养蚕穿缎纱”,已成力现实 。
端坐窗前看下雨,静观庄稼待丰收,这是农民再幸福不过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