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将至,俗语“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啥意思?45天指什么?

就字面上来看,45天指的是小暑、大暑、立秋三个节气的天数 。
在小暑节气开始之前下过雨的时候,标志着雨季的到来,在这45天之内不会缺雨,“头伏有雨,伏伏有雨”,告别了干旱的天气 。
这45天就不用耕牛耕地了,该耕牛休息享服了,“六月连阴吃饱饭”,该下雨时下雨,该晴天时晴天,正是农民种地所盼望的好时光 。
农民种地不断的总结经验,充分利用大自然,获取粮食大丰收,时刻开动脑筋,心里充满着希望,这都是过去的老思想老规矩 。
现在改革开放科技发达,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去哪里还能找到耕牛呢?耕牛也都变成奶牛肉牛了 。
耕牛耕地所用的工具,也都成了古董,耕牛耕地的场景也都画在了墙上 。
靠天等雨的时代也都过去了,“不种麦子吃白面,不种芝麻吃香油”,已经成了现实,还能再好过到什么程度 。
如何正确理解“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这句颜语呢?
雨打小暑头并不是说小暑的头一天下雨的意思,而是指在小雨气节的前后几天下雨 。
45天不更牛,这里的45天也不是一个定数,是一个大摡数,表示很长一段时间的意思 。
那么,这句话的意识也就不难理解了,就是说如果在小暑气节前后下雨,那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阴雨连绵,几乎见不到晴天 。
由于下雨天干不了农活,人只能在家里呆着,耕牛也只好跟着在家里呆着了,下不田天干活了 。这就是这句话的本意 。
谚语都有它的一定道理,都是根据长期的农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 。但也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大概率的判断 。
如今,国家有了比较准确的天气预报,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耕牛到机械化生产了 。这句谚语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没有实际指导意义了 。我们可以根据实时天气预报,适时灵活的安排农业生产,确保农业大丰收 。
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 。这话作过农民的人是理解的,不做农民,有的就一时理解不了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代表未月的节,以阳历来说,多在7月7日上下,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 。从小暑开始,炎热盛夏登场,小暑逢庚数伏,热在三伏 。小暑有雨无雨,对未来天气有应兆,习惯上会以小暑有雨无雨对未来天气作预期判断 。
小暑雨淋头,45天不耕牛 。这话有夸张,但在告诫人注意重视 。其意是,交小暑节气,下了雨,会预示有一段阴天的连绵雨,会影响正常的农耕收与种 。种作要有雨,但下连绵雨又会影响收种 。45天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以节气说已跨三节气,若三节气长时间无法使用耕牛耕作,就会错过种作时机了,这是对农业不利的,是在告诫人要注意重视 。
有关小暑的农谚不少,今罗列一些给条友们欣赏: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
小暑少落雨,热得像火炉 。
小暑起燥风,不是好天公 。
小暑起南风,绿豆似柴篷 。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晚红 。
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
小暑打雷,大暑打堤 。
小暑无雨,饿死老鼠 。
小暑南风十八朝,晒得南山竹也焦 。
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 。
小暑头上一点漏,拔掉黄秧种绿豆 。
小暑无雨十八风,大暑无雨一场空 。
……
今年的小暑节气是在7月7号,也就是大后天;再过四天,也就7月11号进入伏天,一年之中最热的时侯也就到了 。
农村俗语: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耕牛是啥意思?这45天指的是什么?
农事谚语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根据祖祖辈辈对农时天气和农作物耕种管理,而总结出的经验 。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和未来自然气侯的预判,而做出的精确分析和判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