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君幸于赵王特殊句式 而君幸于赵王翻译的而( 二 )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国的城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秦国)欺骗
(2)信而见,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忠而被谤”中的“被”表被动)
(3)见乃死,重负国!(《苏武传》)——遭到侮辱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4)有罪受,又焉移之?(《左传·哀公六年》)——有罪受到处罚,又怎么转移它?
2.用“见(受)……于……”表示被动 。
这种句式中的“见”和“受”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构成“见(受)+动词+于+施动者”的格式 。翻译时,“见”和“受”可译为“被”,“于”可不译,但“于”引出的施动者一定要提到动词的前面 。例如:
(1)臣恐见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实在怕被大王骗而对不起赵国……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 。(《赤壁之战》)——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来受别人控制 。(或译为:让别人控制 。)
(四)“被”字式
介词“被”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构成“被+动词”或“被+施动者动词”的格式 。这种格式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相同 。例如:
(1)予犹记周公之被,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 。(“逮”前省略了施动者“缇骑”)
(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的业绩和繁华的景象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成为过去 。
(3)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并序》)——一曲弹罢曾叫琴师高手叹服,梳妆后常被姐妹们嫉妒 。
(五)无标志式
这是没有表示被动的介词的被动句,主语不是施事者,而是受事者 。句中的动词往往含有被动意味,’译时可在动词前加上介词“被” 。例如: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地中被(尧)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殷王)任用为相,胶鬲从鱼盐贩中被(周文王)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楚庄王请来)任命为相,百里奚从集市之中被(秦穆公赎出)任用为大夫 。
以上五句中的动词“发、举”都含被动意 。舜、傅说等五人是受事者 。而省略的尧、殷王等五人是施事者 。
(2)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
(3)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琵琶行 并序》)——我被此人的话触动了,这天晚上才体会到被贬谪的意味 。
(4)洎(jì)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六国论》)——等到李牧因谗言被杀,邯郸成为了秦国的一个郡 。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屈原列传》)——军队被挫败,国土被削割(或“被侵占”),失掉了楚国六郡 。
(6)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避公府不就 。(《张衡传》)——(东汉)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就任 。(不行:古义“不去”;今义“不可以”)
(7)征拜尚书(《张衡传》)——朝廷却任命他为尚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