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女散花的过程图 风水天女散花局


天女散花的过程图 风水天女散花局

文章插图

娱乐圈的乌烟瘴气,这段时间散了不少,整体上显得消停 。
消停之时,正是反思时机 。一个发高烧的人,跟他谈味觉意义不大,退烧了才来商量要吃点什么菜,最合适 。
所以一段时间来我们已经发了两篇文章 。《陈道明巩俐你们几个意思》,纵向地说娱乐圈变成今天的样子何以令人痛心;《料到他要塌》,横向地对比真正的演员和流量艺人之间的本质区别 。
今天这第三篇,更加“语重心长”,准备从文明史、戏剧史的角度,来说说演员、明星应该有什么样的自我认知,一个“我是谁”的问题 。
核心观点是,演艺工作者如果想要事业长久,应该学澹台灭明,行不由径,决不能过度偏离主流价值观 。这可以从好演员身上得到论证,同时也是一个历史的结论 。
演员必须尸位素餐王国维先生认为,戏剧的萌芽,是巫觋活动 。
原始社会,人类畏惧自然而不能认识之,就会通过某种仪式来祝告,有人来扮演神,大家一起跳舞 。
扮演神的那个人,一开始是氏族首领,后来就有了专门的神职人员,巫祝 。巫祝负责人神沟通,地位很高,《说文》里说,巫,“以舞降神者也” 。奴隶社会的中国,女的叫巫,男的叫觋 。
巫觋进行仪式操作时,始终是个两面人,天生一个分裂体 。一方面,他们是人,是有自身意志的,另一方面,他们扮演神,行为上是规定的 。也就是说,他们在“舞台”上所做的动作、所说的言语,并不是他们自身的意愿,而是整个共同体的意志 。
天女散花的过程图 风水天女散花局

文章插图
巫觋在操作仪式
整个共同体的意志叫什么呢?主流价值 。
这么理解吧,共同体赋予巫觋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在舞台(仪式)上,但前提是抹杀掉个人意志,抹杀得越干净越好 。
否则,“以神谋私”“挟神自重”“挟神鬼以令诸侯”,那就会乱成一锅粥 。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很常见,最早有记载是战国时西门豹的故事,巫婆为了个人功利目的编造河伯娶妇的故事,坑害百姓 。
接下来著名的有汉末的张角、元末的明教,别有用心,聚众造反 。
太平天国也是起于歪解宗教,后来天京之乱,“王杀王”,前面上演了许多天父天兄附身支持被附身者扩展自身利益的戏码 。
天女散花的过程图 风水天女散花局

文章插图
太平天国运动
巫觋,神职人员,绝不能用扮演行为来自我表达,谋取自身利益,这是中国人深刻的历史认知 。这一铁律,直接会折射到演员身上,因为演员就是“巫觋之后” 。
中国社会很早以来就不是一个宗教社会,而是由道德精神和官僚秩序规范起来的世俗伦理社会,所以神职人员的崇高地位没有持续太久,迅速下滑 。
到春秋战国时期,祭祀活动在大小贵族中很常见,“演员”也就经常出现,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装扮成祖先的样子,接受膜拜和享受祭品 。
“尸位素餐”,“尸”就是指扮演祖先的人,端坐上头享受供奉 。一般会找年轻人,前提还是一样,得听指挥,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都是规定的,决不能有个人意志,否则必然是现场大乱 。
这一点,极其重要 。
道统沦微则戏剧强儒家教导“敬鬼神而远之”,仪式要搞,心也要诚,祭神如神在,但平日里,就少来这一套,专心于真正有用的、发乎人性的事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