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士祯曾说过:“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 。”
明末清初词人沈谦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
李清照为婉约派掌门,被众多文史大家认可 。
李清照跨南北两宋,经历了风花雪月,也经历了战争逃难,诗词风格旷达稳重,无论婉约还是豪迈,驾驭起来驾轻就熟,拔得“千古第一才女”的头筹,冠绝天下 。
01.《渔家傲记梦》气象阔大,李清照借此词吐露家国情怀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词的开篇直奔主题:梦 。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作者梦中所见如长卷一般,在读者面前徐徐铺开,呈现出辽阔壮美、斗转星移、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 。诸多意象,如天、云、雾、星河、千帆、日暮、风鹏、风、莲舟、三山等,如打开的展轴画,景象壮丽,昊天渺茫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一句,先营造出云雾弥漫,离尘隔世的氛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凡人自然无法到达天境,然而,凡人做梦哪里都可以到达 。
作者飘飘若仙,到了远离尘世的天上 。看到天边云涛滚滚,星河流转,如过尽千帆,舞动天界 。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梦里悄声反问自己:莫不是到了天帝住的地方 。突然听到天帝在说话,他殷勤地问我:你这是要到哪里去?
下片借梦境抒发自己的志向理想 。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这是在回答天帝的问话 。意思是我走过了万水千山,长路漫漫,一直走到日暮时分,学诗作文,能写出惊人之句 。如今,何去何从,诗心惘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大鹏展翅,一跃就是九万里高空,长风浩荡,千万别停,把我吹到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之地吧 。
02.李清照以女儿笔写男儿事
李清照南渡流亡途中,充满忧愤哀伤的诗词比较多 。例如“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 。
她也写过有男儿气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颇有大丈夫之气 。
可见,面对家国蒙难,亲人离散,李清照诗词风格变婉约为豪放,肆意抒发一个闺阁女子对正气凛然,不输须眉的壮志豪情 。
建炎三年,即1129年,赌书泼茶的丈夫赵明诚病逝,李清照携金石书画独自逃亡,途中贫病交加,生活困窘 。
次年,即建炎四年夏,牛头山告捷,岳飞打了胜仗,收复建康,金兵撤离江南 。赵构得到捷报,终于松了一口气,逃亡的脚步放慢下来 。次年,将临安(金杭州)定位南宋的行所 。
李清照这首词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创作出来的 。词中“九万里风鹏正举”一语双关 。其一,《逍遥游》云:“鹏抟九天”;其二,英雄岳飞字“鹏举” 。
作者以女儿之身写男儿之事,恨自己不能像岳飞一样,横刀立马上战场,守卫疆土尽杀敌 。
同时也暗讽南宋朝廷昏庸软弱,苟且偷生 。
所以结尾一句,作者说“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希望岳将军乘胜追击,即便追敌到三山,也要勇往无前,收复山河,还我北宋国土 。何等豪迈雄劲!
- 夜雪袁中道原文及翻译 夜雪袁中道翻译注释
- 腊八粥沈从文课文解析 沈从文腊八粥原文
- 琵琶行课文解析 琵琶行第二段原文
- 三国志魏书翻译及注释 三国志魏书翻译及原文
- 卖油翁原文注音版本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拼音
- 墨梅王冕的全文解析 墨梅古诗原文正版
- 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意思 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及翻译节选
- 饮酒其五每句赏析简单 饮酒其五原文及翻译赏析
- 桐叶封弟的历史典故 桐叶封弟辩原文翻译
- 宫之奇谏假道简体字及翻译 宫之奇谏假道原文及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