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有哪些著作 孙子兵法全文翻译解释全篇( 七 )


【原文】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
【译文】分析研究双方情况,可得知双方所处条件的优劣得失;挑动敌人,可了解敌人的行动规律;侦察战地,可知战地各处是否利于攻守进退;小规模的兵力与敌试探性较量,可知敌人兵力部署的或有余或不足等虚实情况 。以假像迷惑敌人的用兵方法运用到极至程度,就会不露一丝真迹,使人无形可窥,那么,即使埋藏很深的间谍也不能窥测到实情,即使很有智谋的人也无法设谋 。通过以假像迷惑敌人的’示形’方法取得的胜利放置在众人面前,众人不能了解其中的因由,众人都知道我取胜的外在作战状况,而没有谁了解我导致胜利所用的内在方略 。因而,我取胜的谋略方法不重复,而随着敌情变化所采取的应变’示形’方法是无穷无尽的 。
【原文】夫兵形象水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有短长,月有死生 。
【译文】用兵的规律有如流水的规律 。流水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趋向低处;用兵的规律是避开实处攻击虚处 。水流根据地形决定流向,用兵根据敌情采取致胜方略 。战争无固定不变的态势,流水无固定不变的流向 。能随着敌情发展变化而采取灵活变化的措施取胜的人,才称得上是神秘莫测的高明者 。须知五行是没有常胜的,四时是没有不更替的,日照的时间也有短有长,月亮也有晦有朔 。
七、军争篇【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 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
【译文】孙子说:根据一般战争规律,将帅向君主领受命令,聚集民众,组编军队,到与敌军两相对垒,没有什么比两军相对争夺制胜条件更难的了 。两军相对争利之所以难,就难在以迂回的手段达到直捷的目的,就难在化祸患为有利 。采取迂回的途径,但引诱凝滞敌人,后于敌人发动,却先于敌人达到目的,这便是懂得变迂为直谋略的人 。
【原文】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 。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
【译文】军争是有利的,军争也是危险的 。全军带着全部辎重去争利,就会行动迟缓而赶不上;全军舍弃笨重器械去争利,那么辎车又损失了 。卷起铠甲,轻装快跑,日夜不停,以加倍的速度兼程行进,奔袭百里去争利的话,那么,三军将领都可能被擒;精悍的士卒在前面,疲弱的士卒在后面,按通常规律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到达;像这样奔赴五十里去争利的话,那么前军将领必然受挫,按通常规律只有一半人能到达;像这样急行三十里去争利的话,也只有三分之二的人能到达 。然而,军队没有辎重就会灭亡,军队没有粮食就会灭亡,军队没有物资储备就会灭亡 。
【原文】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