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文章就是“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来历,读这段古文要注意文章的气势,感受河伯从洋洋自得到惭愧感叹的心理变化 。
5、庄子行于山中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 。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
——节选自《庄子?山木》,题目为编者所加
提示:
这个小故事很有意思,“大木”因无用而长生,“雁”却因不能鸣叫而被杀,从中可以看出庄子主张对事物要灵活地看,不能偏执于一点 。
这一段要以讲故事的口吻来读才好 。
古代书信
1《报任少卿书》
——西汉 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2《答苏武书》
——西汉 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3《陈情表》
——魏晋南北朝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 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
4《谏太宗十思疏》
——唐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5《送孟东野序》
——唐 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野,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 。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言哥)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 。他的不朽杰作《离骚》,是我国现存的第一篇宏伟壮丽的抒情长诗,与《诗经》并称“风骚” 。
1 屈原列传(节选)
西汉 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zhǔ)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chán)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
- 以谏逐客书为话题写议论文 逐客令文言文启示
- 曾子耘瓜文言文注释分享 曾子耘瓜文言文翻译
- 鲧禹治水文言文赏析 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
- 初中下册必备古诗文 孙权劝学拼音版原文
- 初夏入秋 夏末初秋是什么意思
- 初中毕业选择什么职业 初中生毕业学啥专业好
- 正月十七吃面条的由来故事 正月初七为何吃面条
- 励志的小故事简短及感悟初中 励志的小故事简短及感悟五十字
- 杨子之邻人亡羊原文及翻译 杨子之邻人亡羊文言文翻译
- 司马光砸缸人教版原文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