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渴记》宛如一幅小山水图,写得有声有色,声色妙绝 。渴,当地方言谓水 。《明一统志》说:“袁家渴在朝阳岩东南 。柳宗元记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 。”这是一姓袁者私有,柳宗元一一记说了周边的景色 。写水,说“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其处也 。……重州小溪,澄潭浅渚,间厕屈折,平者深黑,峻者沸白 。舟行若穷,忽又无际 。”如闻水声 。
写山,说“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 如临山色 。写树,说“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 。”如见枝干扶疏,摇曳生姿 。写草,说“草则兰芷 。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颺葳蕤,与时推移 。”如见花叶摇曳 。其草青、花香、山色、水声、树响,汇聚成一片奇光异彩,景奇,兴亦奇,令人目不暇接,沉浸于诗情画意之中 。
柳宗元写泉景更是一绝,他在《石渠记》里说:“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有青鲜环周 。……清深多鲦鱼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山泉景色灵动,人被如诗画般的情境陶醉了 。风吹草木,韵声在崖谷中振荡 。被吹动的草木静下来了,可它发出的声音还在远处回响 。有声有色,意趣无穷,人的情感也情不自禁地随之在时空中飘荡 。读《石涧记》又另有洞天佳境 。石涧“其水之大,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在涧石上安放胡床,让水激之音在床下流响 。
柳宗元感叹说,如此无限妙丽的境界,古时有人享乐过吗?后来还会有人追随我去做这样的事吗?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二三称《石涧记》景物说:“点缀如明珠翠羽 。” 《小石城山记》说的石城山在城西黄茅岭北,沿岭而下,有“断土”、“堡坞”,奇石、美景 。其文曰:“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整篇游记以虚就实,由山出石,由石步城堡,旁及洞门,上而往之,顿现异境 。清蒋本厚是永州人,他在《永州山水记》里说:“山顶一洞,入数十步稍暗,从东北出,见潇湘合流处 。”金圣叹评曰:“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 。”游记后半部,柳宗元借石之瑰玮,吐胸中郁闷不平之气 。
柳宗元说,他猜疑有无造物者久矣 。如果说有,为什么中州独有美景,而列为夷狄;如果说留此美石是为了娱贤,或说造物者不鍾灵于人,而只鍾灵于石,“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余未信之” 。“天地无心而成化,何劳何神之有乎?”章士钊《柳文指要》《小石城山记》篇说:“此文寥寥二百字,读之有尺幅千里之势,而又将己之郁勃思致,一一假山石之奇坚,树箭之疏数,悉量表襮于其间 。”储欣曰:“惝况然疑,总束永州诸山水记,千古绝调 。”
柳文记山水最奇崛,为文奇特突出,神奇绝妙 。元和八年柳宗元作《游黄溪记》,最称奇文 。文中记的黄溪发源于湖南宁远县北面的阳明山,向西流经零陵县东北,折北后又向东北流入祈阳县与白江汇合入湘 。黄溪在永州州治东七十里处 。其文开篇云:“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 。环水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于湘之源,南至于泷泉,东至于黄溪东屯,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也有这样的文势:“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 。”此下也都如之,用“滇最大”,“邛都最大”,“筰都最大”,“白马最大”等等不已 。
- 定风波原文及翻译 定风波原文朗读
- 葛溪驿翻译及赏析 葛溪驿王安石赏析
- 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思 其孰能讥之乎翻译
- 送徐无党南归序逐句翻译 送徐无党南归序翻译
- 杜陵叟翻译注音 杜陵叟原文及翻译
- 夏夜叹杜甫的解说 夏夜叹杜甫全文翻译
- 春兴武元衡的古诗翻译 武元衡文言文翻译
- 秋波媚陆游翻译分享 秋波媚陆游赏析
- 曾国藩语录六戒五勤 曾国藩六戒原文及翻译
- 你还记得曾经的邻居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