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培优辅差记录怎么写,高手指点,很急,具体些?( 二 )


二、学生状况分析
三、教学进度安排:(附后)
四、教学目标:分类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
五、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
7.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
14.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
16.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7.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8.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