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纤云弄巧
【作者】秦观 【朝代】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名词解析: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一韵到底 。上下片首两句要求对仗 。
纤云:轻盈的云彩 。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
飞星:流星 。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
银汉:银河 。迢迢:遥远的样子 。暗度:悄悄渡过 。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 。李商隐《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
忍顾:怎忍回头看 。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语出宋玉《高唐赋》 。
背景解析: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hán)沟居士,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善诗赋策论,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诗风与词相近 。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 。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多首,宋诗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 。著有《淮海集》40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
此词是秦观为寄情长沙艺妓义倡而作,写于湘南郴(chēn)州,时间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的七夕 。绍圣三年(1096)春,秦观从监处州酒税削秩编管郴州,长沙是必经之路 。其实《踏莎(suō)行·郴州旅舍》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沉重叹息也包含了对长沙艺妓的长相思 。绍圣四年(1097)七夕,秦观在郴州写下了这首《鹊桥仙》,借牛女双星的鹊桥相会寄托了他对长沙歌女的恋情 。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人们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相会如梦似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
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 。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 。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 。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 。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 。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 。“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
- 登飞来峰全文解析 登飞来峰拼音版古诗
- 杂诗七首全部古诗 杂诗七首其一曹植朗读
- 中秋节有哪些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简单
- 所有带月的古诗 月的古诗有哪些
- 教师节诗词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诗词
- 最好的告别经典诗词 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 重阳节的诗词佳句 重阳节诗句古诗大全
- 《水调歌头》的全诗是什么?
- 长相思古诗的译文 长相思古诗翻译及赏析
- 苏轼海棠诗 海棠苏轼古诗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