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是龙头节 , 俗称二月二 。又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 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 , 阳气生发 , 万物生机盎然 , 春耕由此开始 。自古以来 , 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 , 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 , 草芽菜甲一时生 。
轻衫细马春年少 , 十字津头一字行 。
农历二月初二日 , 是中国民间节日 , “花朝节”的别称 , 唐代已有此俗 。此日仕女出郊拾菜 , 士民游观其间 , 谓之挑菜节 。
二月二日游洛源
唐-韩琮
旧苑新晴草似苔 , 人还香在踏青回 。
今朝此地成惆怅 , 已后逢春更莫来 。
古代成都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 。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 , 东风日暖闻吹笙 。
花须柳眼各无赖 , 紫蝶黄蜂俱有情 。
万里忆归元亮井 , 三年从事亚夫营 。
新滩莫悟游人意 , 更作风檐夜雨声 。
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宋-张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 , 佳节泥深人未行 。
想见故园蔬甲好 , 一畦春水辘轳声 。
挑菜”的风俗 , 始于唐代 , 唐代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说:“二月二日 , 曲江拾菜士民极盛 。”到了宋代 , 这种风俗更加盛行 。每年二、三月 , 百草生发 , 人们便纷纷到郊外挖野菜 , 或到园中摘取新菜 , 生食或作成菜肴 , 这样既可尝到鲜菜的美味 , 又能讨到发财的吉利(菜、财同音) , 因此把二月二这天定为“挑菜节” 。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宋-洪咨夔
葛根已尽麦方青 , 延颈东来米价平 。
怕听三更三点雨 , 要占二月二朝晴 。
丙辰二月二日喜晴
宋-释行海
春来处处有花看 , 一种芳心欲吐难 。
陌上鹅黄初染柳 , 不禁烟雨袅轻寒 。
二月二日梦中作
宋-陆游
零落蔷薇委道傍 , 更堪微雨渍残香!
象床玉尺人何在?肠断新裁锦一方 。
二月二日
宋-刘摰
江乡春值闰 , 二月似深冬 。
雪湿妨挑菜 , 雷寒未起龙 。
鸡虫闲得失 , 蛮触小交攻 。
稍觉云天霁 , 西山上翠峰 。
二月二日太常致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
宋-司马光
官舍春萧瑟 , 朝来尚薄寒 。
人虽繁陌上 , 尘不近门端 。
已负踏青约 , 仍无举白欢 。
凭君御沟上 , 试折柳条看 。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 , 雾失江城雨脚微 。
天忽作晴山卷幔 , 云犹含态石披衣 。
烟村南北黄鹂语 , 麦垅高低紫燕飞 。
谁似田家知此乐 , 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席上赋
宋-贺铸
仲宣何遽向荆州 , 谢惠连须更少留 。
二日旧传挑菜节 , 一樽聊解负薪忧 。
向人草树有佳色 , 带郭江山皆胜游 。
载酒赋诗从此始 , 它年耆老话风流 。
二月二日遂宁北郊迎富故事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阮郎归无名氏阅读答案
- 原文翻译及赏析 文与可画筼箉谷偃竹记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春日即事李弥逊
- 摘抄古诗词译文及赏析大全 名诗词佳句摘秒加赏析
- 《学弈》原文及翻译 学弈文言文翻译拼音
- 割席断交原文及翻译注释 割席断交翻译
- 乌鸦喜谀文言文赏析 乌鸦喜谀原文及翻译
- 嗟来之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嗟来之食文言文翻译
- 蒿里行写了什么 蒿里行原文及翻译注释
- 50红光车图片及价格,2012五菱宏光价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