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的快乐的赏析三美 雪花的快乐原文及赏析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
雪花的快乐
作者: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雪花的快乐的赏析三美 雪花的快乐原文及赏析】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
这首《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写于1924年12月30日,距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但是读起来却没有时代的隔阂感,这便是文字的力量 。
周作人、鲁迅、胡适、林语堂、郁达夫、徐志摩、闻一多,这些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 。但是成就最高的确是两个人,两种文学体裁 。
一是散文,中国散文历史渊远,从出师表,陋室铭,都可以算作是散文的一种,而周作人的散文中,有魏晋风格,清新隽永,平淡恬适 。在他的笔下,苦茶清雨,也有一股别样的色彩 。后朱自清、林语堂等人的散文成就也不低 。散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是散文本就篇幅较小,风格多变,可以说事,可以评人,也可以针砭时弊 。二是在历史渊源上,散文也有迹可循 。
二是新体诗词 。新诗从胡适的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开始,便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新在于革旧,既然是新诗,就不能有古体诗词的痕迹,也就是说不要平仄、韵律 。所以对于胡适的这首蝴蝶,算不算新诗,也有一定的争议 。但是一些全新的诗,因为不讲究韵脚、对仗、平仄,也变了味道,成了标语与口水句子 。
直到徐志摩的出现,才为新诗找到了一个方向,这就是他和闻一多所提倡的三美主张,讲究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其实也是向旧体诗词的一种靠拢,音乐美,则是对于韵的运用,虽不至于像古体诗词那么严格,也要有一定的韵脚,韵,是诗词读来有声的基础,比如这首《雪花的快乐》,花、洒、向、扬等,两句一韵,读起来便朗朗上口 。建筑美,则是对于字数与整体格式的要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一句的字数大致相当,第二种则是徐志摩这首《雪花的快乐》一样,全诗可以分为四节,每一节的字数大致相同 。
《雪花的快乐》一经问世,便在文坛引起了巨大反响,但凡有文艺活动,只要徐志摩参加,便有人高呼,雪花诗人来了 。之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将新体诗词推向了一个高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