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的主旨是什么 御街行范仲淹翻译及欣赏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
御街行·秋日怀旧
//
朝代:宋 代 ‖ 作者:范仲淹
原文: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

译文:
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铺满残花的石阶上,寒夜一片寂静,只听见那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 。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每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如绸缎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未喝,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残灯闪烁,枕头歪斜,尝尽了孤眠滋味 。算来这相思之苦,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避 。

注释:
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
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
真珠:珍珠 。
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
月华:月光 。
练:白色的丝绸 。
无由:无法 。
明灭:忽明忽暗 。
欹(qī):倾斜,斜靠 。
【御街行的主旨是什么 御街行范仲淹翻译及欣赏】谙(ān)尽:尝尽 。
都来:算来 。
赏 析
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 。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 。夜,是秋夜 。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 。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
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 。“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 。由沙沙响而感知落叶声,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 。这个“寒”字下得极妙,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
“真珠帘卷玉楼空”,空寂的高楼之上,卷起珠帘,观看夜色 。这段玉楼观月的描写,感情细腻,色泽绮丽,有花间词人的遗风,更有一股清刚之气 。
这里写玉楼之上,将珠帘高高卷起,环视天宇,显得奔放 。“天淡银河垂地”,评点家视为佳句,皆因这六个字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实不减杜甫“星垂平野阔”之气势 。因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写相思便成为古诗词常用之意境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写的也是这种意境,其声情顿挫,骨力遒劲 。珠帘、银河、月色都写得奔放雄壮,深沉激越 。
下片以一个“愁”字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挑灯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形态毕肖 。古来借酒解忧解愁成了诗词中常咏的题材 。范仲淹写酒化为泪,不仅反用其意,而且翻进一层,别出心裁,自出新意 。他《苏幕遮》中就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里说:“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 。比起入肠化泪,又添一折,又进一层,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