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经典语录 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哪里( 二 )


9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本章为《论语》:为政篇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 , 能有新的收获 , 就可以当老师了 。”
10 孔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 血气未定 ,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 血气方刚 ,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 血气既衰 , 戒之在得 。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 血气未定 ,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 血气方刚 ,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 血气既衰 , 戒之在得 。”本章为《论语》:季氏篇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 , 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 , 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 , 血气正旺盛 , 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 , 血气已经衰弱 , 要警戒贪得无厌 。”
11 父母在 , 不远游 , 游必有方 。
【原文】子曰:“父母在 , 不远游 , 游必有方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翻译】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 , 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 , 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
父母活着的时 , 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 , 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
12 君子坦荡荡 , 小人长戚戚 。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 , 小人长戚戚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
【翻译】孔子说:“君子的心地开阔宽广 , 小人却总是心地局促 , 带着烦恼 。”
13 言必信 , 行必果 。
【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 ,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 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 , 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 , 行必果 , 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 , 何足算也!”本章为《论语》:子路篇
【翻译】子贡问道:“怎样才可称得上‘士’呢?”孔子说:“能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 , 出使不辜负君主的委托 , 这就可以称作‘士’了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样的?”孔子说:“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 , 乡里的人称赞他友爱 。”子贡说:“请问再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样的?”孔子说:“说话一定要诚信 , 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 , 这虽是耿直固执的小人 , 但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那些执政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唉!一班器量狭小的家伙 , 算得了什么呢!”
14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本章为《论语》:卫灵公篇
【翻译】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 , 不要施加给别人 。”
15 德不孤 , 必有邻 。
【原文】子曰:“德不孤 , 必有邻 。”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翻译】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 , 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
16 成事不说 , 遂事不谏 , 既往不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