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鉴赏范仲淹传原文 宋史范仲淹传翻译

秀才叨叨2016-10-29 19:30:44范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 。他的祖先,原来是..州人 。后来全家迁徙到江南定居,于是成为了苏州吴县人 。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改嫁到长山县一位姓朱的家里,他也就改姓朱,名说 。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 。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感到很伤感,于是就流着眼泪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 。他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无东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他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他把母亲接来奉养 。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后,就恢复了原来的范姓,改名仲淹 。
监泰州西溪盐税,升为大理寺丞,移监楚州粮料院,因母亲去世离职 。晏殊知应天府时,听说范仲淹很有名,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 。在这期间,范仲淹上书皇帝请求选择郡守,举荐县令,斥逐游散懒惰之人,裁汰冗员和不安本位的人,慎重选举官员,安抚将帅,这封上书长达万余字 。服丧期满后,由于得到晏殊的举荐 。担任秘阁校理 。范仲淹通晓《六经》,精通《易》学,学习经学的人大多向他请教,解决疑难,他手捧经典为有疑者答疑解难,不知疲倦 。他曾经用自己的俸禄供养四方游学之士,而自己的儿子却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 。每当他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时,往往奋不顾身,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节操,就是从范仲淹倡导开始的 。
【关于鉴赏范仲淹传原文 宋史范仲淹传翻译】天圣七年(1029),章献太后将在冬至日接受朝拜,仁宗皇帝也准备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上寿 。范仲淹上疏详细地论述了这件事,并且说:“在内宫事奉亲长,自当有家人礼仪,但在朝廷上皇帝与百官一起站立,来朝拜太后,不能够成为后世的轨范 。”又上疏请求章献太后将朝政大权交还仁宗,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不久,范仲淹就调任河中府通判,后又调任陈州通判 。当时朝廷正在建筑太一宫和洪福院,并在陕西征购木材 。范仲淹见此情景说“:昭应宫、寿宁宫已毁,上天的惩戒刚刚过去不久 。现在又大兴土木,浪费百姓财产,这不是顺乎人心、合乎天意的做法 。应该停止修建寺观,减少平常年份征购木材的数量,来蠲免百姓长期以来所承担的负担 。”又说“:受到恩宠的人大多是皇宫里直接降敕授官,这不是太平治世的政策 。”这些建议虽未受纳,但仁宗皇帝认为范仲淹是一位忠诚之士 。
太后去世后,范仲淹被召回朝廷提任右司谏 。这时议政的官僚们大多揭露章献太后听政时所干的事情,范仲淹却说“:太后接受先帝的遗命,调养保护陛下十多年,应该饰掩她的小过,来成全太后的美德 。”仁宗皇帝为此诏谕朝廷内外,不准擅自议论太后听政时的事情 。当初,章献太后立下遗旨以太妃杨氏为皇太后,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范仲淹说“:太后,是皇帝母亲的称号,自古以来没有因为保护抚育皇帝有功而代替皇帝立太后的 。现今一位太后去世了,又选立一位太后,天下人恐怕要怀疑陛下一天也离不开母后的扶助了 。”
这年发生了严重的虫灾和旱灾,江、淮、京东这些区域灾情尤其严重 。范仲淹请求朝廷派遣官员前往灾区察看灾情,没有得到答复 。于是就问仁宗说:“宫廷里的人如果半天不吃饭,情形会怎么样呢?”仁宗皇帝显得十分难过,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江、淮地区的灾民 。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区老百姓过多的祭祀活动,奏请朝廷免除庐州、舒州上供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并且向仁宗皇帝逐条陈述了救治朝政弊端的十件大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