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及 古义:到,等到 今义:以及
3.孤 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独
4.更 古义:另,另外 今义:更加
5.但 古义:只,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 但是
6.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7.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四、一词多义
1.当:当涂掌事(掌管);但当涉猎(应当)
2.以: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组成“以为”,认为)
3.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五、出自本文的成语
1.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学识尚浅 。现在多用于指他人有转变 。
2.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
六、古代称呼表示的含义
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古代对人的敬称 。
2.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
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
4.阿蒙:是吕蒙的小名 。阿,名词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人名的前面 。
七、课文内容理解
1.《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 。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 。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揭示读书学习的必要性)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学习的目的、方法)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委婉的批评)
(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指出读书的益处,鼓励吕蒙学习)
2.“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和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式和作用 。想想孙权说此话时的神态?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门传授经学的学官,而是别有目的 。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恼怒的意味 。
4.“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样说有何作用?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 。既有严格要求,又有殷切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 。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大有长进 。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乎” 相当于“啊”,表感叹语气 。以调侃的语气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
7.吕蒙读书有成效在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鲁肃和吕蒙之间的论议、结友,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识有了进步,也侧面烘托出吕蒙的自信 。
8.吕蒙的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
(2)书是第二课堂,是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知识的增长大有帮助 。
(3)不能因事情的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
9.人物形象
(1)孙权:爱才,关爱部下,善于劝谏,好学 。
- 建材家居315活动主题 315晚会主题
- 给学生劝学的名言警句 关于劝学的诗句有哪些
- 315银行宣传主题 2020年315宣传主题
- 关于劝学全文解析 孙权劝学注释朗读
- 2020江苏跨年晚会 2021年315晚会主题
- 2022年315活动主题 今年315主题是
- 以小见大主题的作文 以小见大的作文素材有哪些
- 孙权劝学全文鉴赏 劝学注释及原文
- 什么是时空旅行中的“外祖母悖论”?能否推荐一些以时空旅行为主题儿童科幻文学故事?
- 以庆国庆为主题写一篇征文并从身边的事入手可以怎么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