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风水家 古代房子风水讲究( 二 )


古人在选择定居点时,根据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渐意识到了什么样的地方才最适合自己部族今后的生存与发展,于是就有了所谓的“相地术” 。如《诗经·大雅·公刘》记载:“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


古代女风水家 古代房子风水讲究

文章插图

诗经所描述的,就是周人祖先公刘率领民众到达目的地后,通过观察山形地貌以及水源流向等,最终决定在此建立城郭的情景 。先民在定居生活中总结出的这种简单的相地术,便是最初的风水术 。
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深受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逐步认识到天时、地利等自然环境条件与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制约关系 。


古代女风水家 古代房子风水讲究

文章插图

在“万物皆有灵”的社会意识的导引下,天地、日月、山川、流水等都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融洽的重要性,也逐步确立了牢固的环境文化意识 。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宅居基址的选择 。《宅经》如此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龙气势最大,关系人们祸福最为紧要 。”由此形成了“藏风聚气”的共同心理需求 。


古人风水强调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中庸、平衡,要实现此目的,唯一的方法是保持气的充盈与平衡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概念 。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或本体,气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 。
风水理论认为,天地间有一股不可遏止的生气潜藏在大自然间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自然界的“穴”与针灸学上的人体的“穴”视为同类 。风水理论中最佳的风水宝地位于山丘与流水环抱之处,因为其不但可以凝聚气,也可以避免气的流失 。


古代女风水家 古代房子风水讲究

文章插图

03 风水是一面虚拟的“镜子”到了明代以来,江南士人更加重视房屋的居室设计,不是仅仅为了风水,而是将日常生活空间变为展现才情与趣味的处所 。
明末清初士人非常重视居室设计的和谐 。以李渔为例说明,《闲情偶寄》中有专门谈及居室设计的篇章 。首先,居室应与人体相称,“不则堂愈高而人愈觉其矮,地愈宽而体愈形其瘠;其次,居室的建设应因地制宜,房舍一般而言应该前卑后高,忌似平原 。”
明末清初士人不以物之珍贵为尚,而以物之巧设为尚 。这种观念体现出明末清初士人把常生活视为身份和修养的一种表征 。李渔的家居美学的核心便是尽可能的挖掘出生活中每一件事物的审美内蕴,提升日常生活的审美意义 。即便是一幅书画,李渔也要费一番思量,考虑它的位置是否适宜,能否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 。


古代女风水家 古代房子风水讲究

文章插图

风水有没有现实意义呢?在清朝,徐润生于广东香山县北岭村,少年时即随叔父徐荣村到上海,进入英商宝顺洋行当学徒,成为上海有名的“买办”,也是香山买办之一 。
“风水”在他的潜在观念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 。《徐愚斋自叙年谱》记载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对“风水”的不同看法 。为了维护和巩固买办的经济利益,他必须维持和加强乡土社会的家族关系和乡土观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