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府的产生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 。乐,是音乐;府,是官署,乐府是官方设置的音乐机构 。其实早在秦代已有乐府的设置,可是人们一直认为乐府是汉武帝时代开始设立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编钟,上有用秦篆刻记的"乐府"二字,可见在秦和汉初就有了乐府 。
二、乐府的任务
乐府的任务一方面是为一些文人创作的诗歌制谱配乐、进行演奏,另一方面是采集各地的民间歌谣 。而采风是为考察民情、同时旨在丰富乐府的乐章,供宫廷各种典礼、以至娱乐之用 。不管采风出于何种目的,它都起到了收集和保存民歌的作用,使当时四散于民间的、仅靠口耳相传的民间作品保存下来,这在文学史上有极重大的意义 。
当时乐府所掌握的诗歌,分两大类 。一部分是专供朝廷祀祖燕享使用的郊庙歌辞,犹如《诗经》中的颂,是典型的庙堂文学 。一部分是从全国各地采集来的"俗乐",相当于《诗经》里的"风",其作者大都是劳动者和社会底层的士人 。这部分乐府诗中的精毕,是最有价值的作品 。
三、乐府的意义
首先,乐府民歌题材广泛,真实、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现实,是对《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
其次,在体裁上乐府民歌大多为叙事诗,因此汉乐府民歌标志着我国叙事诗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 。
再次,汉乐府民歌的形式自由多样,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格式,以杂言为主,并逐渐趋向五言 。可以说,五言诗的产生和兴起,是由乐府民歌开其先河,而扩大到整个文坛的 。
汉乐府的优秀篇目这里不再分析举例 。
谢谢!
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 。在汉武帝时期最为兴盛,其规模最大时乐工人数曾达1000余人 。乐府的任务是大规模、大范围地采集民间歌谣 。乐府中的 乐工除对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和填写歌词外,还研究理论、演唱、演奏 。乐府中还拥有优秀的音乐家,如汉代协律都尉李延年,他善于歌唱和创作,很受汉武 帝的赏识,他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这是汲取西域音乐的精华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7年,汉哀帝罢乐府,使乐府由盛变衰 。乐府的产生起 到了保存民间音乐的作用,促成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对其后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
乐府起源于汉武帝时期
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 。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
唐代诗人作乐府诗,有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以抒发自己情感的,如《塞上曲》《关山月》等,也有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自制新题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如杜甫的《兵车行》《哀江头》等 。
乐府建置始于秦代,与“太乐”并立,分属内廷掌管,根据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及1977年始皇陵出土的错银“乐府”钟 。梁刘勰、唐颜师古、宋郭茂倩及郑樵,皆据《汉书·礼乐志》“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之说,把“乃立乐府”解释为始创乐府的建置 。宋王应麟、清何焯等曾据汉惠帝二年的史料提出异议 。实则《史记·乐书》与贾谊《新书》亦早有武帝以前的有关乐府记述 。今人以为乐府始创于秦,汉初因袭之;汉武帝立乐府,应解释为乐府机构的大规模扩建 。
【“乐府”的产生、任务及意义是什么?】
- 农村俗语“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是什么意思?
- 大学生就业补贴怎么领 大学生就业补贴怎么申请
-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 关于清明的古诗句
- 315曝光化妆品名单2019 315化妆品合格名单
- 生于忧患的经典典故 生于忧患的事例
- 今年的315晚会 今年的315晚会内容有哪些
- 有关廉洁的名言警句 关于廉洁的古诗
- 你是如何看待“先就业再择业”观点的?
- 为何生活中我们会见到所谓的“美女配丑男”?
- 农村田地常见害草,长得很像蛤蟆皮,为啥老农说这草是个“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