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的惊天秘密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摘要】
修身养性是一种境界 , 更是一种内在的实质 。纵横家游说诸侯 , 内在品质至关重要 。本经阴符七术就是一种精神修养之术 , 它注重的是人的内心修炼 。它是一种由内 , 而外的修炼秘方 , 不但能入 , 还能出 。它在“精”“气”“神”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独到 , 而且全面的阐释 , 对充实意志、涵养精神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 。
本经阴符七术一共涵盖了七种权术 , 它们皆各有所指 , 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但彼此之间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 形成了一种既独立又联合 , 不可分割的关系 。
前三节侧重于内在的修炼 , 包括内在精神、意志和思虑的养成 。后四节讨论的则是由内而外运用内在精神的方法 。以内在精神的充实为本 , 以内在精神的外用为末 , 环环相扣 , 紧密相连 。
内心的修炼 , 以“盛神”“养志”“实意”为主 。修身养性 , 是鬼谷子养生学说的经典 。“盛神法五龙”认为养神之法在于合自然之道 , 以求养神以通窍 。“养志法灵龟”认为养志要效法灵龟 , 以求养志以蓄威 。“实意法螣蛇”认为坚定意志要效法螣蛇 , 以求实意以储存信息 。
内心的外用 , 以“分威”“散势”“转圆”“损兑”为主 。“分威法伏熊”认为分威要效法伏熊 , 以求分敌之威、增己之威 。“散势法鸷鸟”认为散势要效法鸷鸟 , 以求散敌之势 , 扭转局势 。“转圆法猛兽”认为转圆要效法猛兽 , 以求像转动圆体那样使计谋快速产生 。“损兑法灵著”认为损兑要效法灵著 , 以求损兑言辞 , 随机变辞 。
纵横策士们游说人主 , 应该以精神为宗 , 把养生寓于人的精神活动之中 , 安定心志 , 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
【原文】
(一)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 , 神为之长 , 心为亡舍 , 德为之大 。养神之所归诸道 。道者天地之始 , 一其纪也 , 物之所造 , 天之所生 , 包宏无形 , 化气 , 先天地而成 , 莫见其形 , 莫知其名 , 谓之神灵 。故道者 , 神明之源 。一其化端 , 是以德养五气 , 心能得一 , 乃有其术 。术者 , 心气之道所由舍者 , 神乃为之使 。九窍十二舍者 , 气之门户 , 心之总摄也 。生受于天 , 谓之真人 , 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练而知之 , 谓之圣人 , 圣人者 , 以类知之 。故人与一生 , 出于物化 。知类在窍 , 有所疑惑 , 通于心术 , 心无其术 , 必有不通 。其通也 , 五气得养 , 务在合神 , 此谓之化 。化有五气者 , 志也、思也、神也、德也 , 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也 , 气得其和 , 四者不衰” , 四边威势 , 无不为存而舍之 , 是谓神化 。归于身 , 谓之真人 。真人者 , 同天而合道 , 执一而养产万类 , 怀天心 , 施德养 , 无为以包虑思意 , 而行威势者也 。士者通达之 , 神盛乃能养志 。
【译文】
要使人的精神旺盛 , 就要效法五龙 。旺盛的精神中有五气 , 精神是五气的总帅 , 心灵是五气的住所 , 品德是精神在人身上的表现 。凡属培养精神的地方都归于“道” 。道 , 先于天地而存在 , 是混沌元气的本源 。万物的化育 , 天地的化生 , 都是由道来完成的 。它恢弘无形 , 化养五气 , 先天地而生 。没人见过它的形容 , 没人知道它的姓名 , 所以把它视为神灵 。其实 , 道是神灵的本源 , 是世上万事万物的母体 , 而“一”是变化的开端 。所以 , 品德可养五气 , 心能总揽五气 , 于是产生了“术” 。权术 , 是心气外在扩散的外部表现形式 , 神是心气与权术的传导者 。人体的九个孔和十二舍是气进出人体的门户 , 口鼻目耳是心气外散的通道 , 它们的功能反过来又制约着心 。生来就具备种种权术的人 , 叫作真人 。真人能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明白这些道术的人 , 是通过内心的修炼才明白的 , 这就叫作“圣人” 。圣人能以此类推而明白一切道理 , 人与万物一起生成 , 都是事物变化的结果 。就一般人言 , 他们是与元气并生的 , 出世后随万物变化而变化 。他们懂得权术 , 是靠了感官的学习 。有了疑惑 , 靠心志思考和感官外察来解决 。心志离开了感官 , 疑惑便不能通解 。若要疑惑通释 , 就必须养颐五脏之气 , 特别是让神气归于心舍 , 这就是由惑到知的转化 。在转化过程中也产生五气 , 即志、思、神、德等 , 其中“神”是五气的总帅 。如果宁静、祥和就能养气 , 养气得以调和 , 志、思、神、德就不会衰退 , 那么外界局势就会被我们控制、掌握 , 这就叫作神灵般的转化 。当这种神化归于自身时 , 那就是真人了 。真人能与天地合同为一 , 抱守元气而育化万物万类 , 上怀苍天生物之心 , 下怀大地养物之德 , 并非专注于志、虑、思、意诸权术而诸权术自生 , 四周局势自然被控制 。士人如能心术通达 , 心神盛大 , 就能修养自己的心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