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相望不相闻”四句中,首两句承上节月光的“卷不去”,“拂还来”,写闺妇的内心独自 。此时两地所望见的是同一个月,故说“此时相望”,但是又不通音讯,故又说“不相闻” 。相望不相闻”美好的爱情如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所以下句表达了闺妇希望追随月光流照君前 。这当然也只是痴想,事实是“鸿雁长飞”也不能将此处的月光带到游子那里去 。最后一句从游子这边看,浦边水里的鱼龙也只潜在水里跳跃,泛起一点波纹而已,不能代为传递消息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汉扫·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 。”后因称书信往来为“鱼雁传书” 。这里后两句用想象又暗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突出了会面不可期的相思之苦 。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
,昨夜闲潭梦落花”八句逐步总结全诗 。“昨夜”指望月之夜,这时已是次日黎明 。花落寒潭,青春将尽,人未还家 。一个“梦”字点出望月思人、期待相会的虚幻 。江水流,夜将尽,花已落,月西斜,雾漫漫,呼应了开头春、江、花、月、夜的描写,逐句收结,衬托了游子闺妇急于相会而又不能实现的惆怅 。最后归纳为“不知乘月几人归”如此花月良宵,有多少离人虚度了,又有几个人此时返家 。无可奈何中又有美好的憧憬,因为毕竟也有良宵夜归人啊!“落月摇情满江树”,月有情,最后余辉洒满树梢 。树有情,留得余辉满树梢;人有情,余辉树影情摇摇;不知何者是景,何者是情,此情此景绵绵无尽 。清代人王尧衢评此诗结尾说:“余情袅袅,摇曳于春江花月之中,望海天而杳渺,感今古之茫茫,伤离别而相思,视流光而如梦 。千端万绪,总在此情字内,动摇不已,将全首诗情,一总归结其下 。添不得一字,而又余的无穷 。。(《唐诗合解》)
五、诗文评价
张若虚的《春汀花月夜》闻一多先生称:,这是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 。”认为“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
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 。”(《胯诗杂论》)一篇诗得到如此高度赞誉,这在中国文学史是绝无仅有的 。
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于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 。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
从表层看,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显示了景物与人情的乖背;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则展示了宇宙与人生的矛盾 。但从深层看,“借明月寄相思”又显示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而“人生代代无穷己”与“江月年年望相似”,则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一 。作者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臼,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 。这即体现了诗人本身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认和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精神 。因而,闻—多先生称赞此诗展现了“窘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寂的境界” 。(《唐诗杂论》)
六、艺术手法
一、画面清丽,色泽柔和
-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 清明小诗有哪些
- 鹿柴的意思是什么 鹿柴古诗全诗的意思复的意思
- 激励人拼搏奋斗的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全诗
- 忆秦娥原文及翻译 李白忆秦娥全诗赏析
-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侧全诗
- 清风明月本无价全诗解释 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意思
- 表达愁绪的最经典诗句 天光云影共徘徊全诗
- 京口瓜洲一水间全诗赏析 泊船瓜洲是什么诗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全诗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于什么意思
- 待汝长发及腰时原文 待你长发及腰原文全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