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作为中国新文学开山之作,诞生伊始,就引起了热切关注,在此后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中,对于它的不同理解和阐释从未间断,甚至形成所谓的“狂人学史” 。
《狂人日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狂人内心世界的表白,狂人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关起来,拒绝家人送来的饭菜,拒绝被医治,一直劝说周围人不要再吃人,直到最后狂人发现,也许自己就曾在无意中吃过自己妹妹的肉,绝望中的狂人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喊 。
整篇小说给读者带来最具冲击力的阅读体验,便是”吃人” 。“吃人”这一行为令主人公”狂人”恐惧,也强烈震撼着读者 。
我们查看原文,发现全篇共4870 字,而”吃人”一词出现28 次,
平均每170 字出现一次,可以说,”吃人”作为核心语词支撑和统领了全文,成为解读这篇文章的关键 。那么”吃人”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1、 真的吃人真的吃人意思就是真的吃人肉,这层含义从哪里得知呢?
查阅鲁迅致许寿裳信: “偶阅《通鉴》,乃悟中国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 。”——意思就是说鲁迅是偶然阅读《资治通鉴》记载的吃人史实,并且明白到中国尚是食人民族所以写下这篇文章 。因此,”吃人”的含义本就含有”食人”之意 。
【鲁迅说的吃人的句子 鲁迅吃人的名言警句】狂人曾说: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 。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 。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 。”
虽然狂人作为一个精神病患者,患有被害狂倾向 。但是我们查阅历史,狂人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历史上确实有过很多”吃人”事件 。比如狂人所说“易牙蒸子”,其典故见于《管子·小称》,文曰:”夫易牙者,以调和事公 。公曰:’惟蒸婴儿未尝 。’于是蒸其首子而献之公 。”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齐国有一个管理齐桓公烹饪的厨师易牙,桓公久居宫中,什么珍馐佳肴、山珍海味都吃腻了,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对易牙说:”我就是蒸婴儿的肉没有吃过 。”易牙为了满足桓公的欲望,将自己的三岁儿子蒸了献给了桓公吃,虽然狂人记错了人物年代,但这个事件却是真实的 。
此外,徐锡麟作为革命党人,被清廷杀于安庆抚院门前,心肝被挖,用于炒菜,时年35岁;鲁迅作品《药》也写过人血馒头治疗痨病 。如果我们再继续查看历史,诸如”易子而食”、”蒸醢剖心”(”醢”意味把人剁成肉酱)等等事件也是比比皆是,可见”吃人”本身就含有生理上的”食人”之意 。
2、 礼教”吃人”封建礼教吃人恐怕是如今最为大众所认可而广为流传的说法了,其实封建礼教”吃人”的含义来源于周作人,周作人曾经解释说: 鲁迅是通过阅读中国古书,获知吃人史实,并归结为”礼教吃人” 。而这个含义一方面确实是文中所蕴含之意,另一方面,它之所以流传如此之广,还有背后深层次的政治关系:即当时的新文化运动 。通过对于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阐释,来达到对于旧道德的批判,对新道德的提倡的目的 。那么,撇开这层政治上的目的来说,我们是从哪里看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呢?
- 可口的披萨 披萨
- 酸豆角炒肉末怎么做好吃 酸豆角炒肉末怎么炒好吃
- 三七粉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呢 三七粉正确吃法和服用时间
- 蝈蝈吃什么食物活的久 蝈蝈吃什么东西最好
- 月经量少吃什么药最好 月经量少吃什么药效果好
- 大叶香荠菜怎么做好吃窍门 香荠菜的做法
- 血压高可以吃鸡蛋吗每天吃几个 高血压最不能吃的三种食物是什么
- 酸野好吃吗应该怎么做才好吃 广西酸嘢如何制作
- 婴儿肺炎不吃奶怎么办 婴儿不吃奶怎么办有什么办法
- 红薯有哪些做法和吃法 红薯的吃法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